□ 信鴿
菌香煙雨外,異味林中聞。每當夏季,暴曬雨潤,野生菌的味道夾帶著樹葉和泥土的清香,飄滿山林。
在眾人的印象中,產(chǎn)野生菌多的地方要數(shù)云南了。不過要想撿菌,何必奔赴云南,家鄉(xiāng)的林子里也有,只不過菌類品種沒有云南豐富而已。像南川“大金佛山178環(huán)山趣駕”環(huán)線上的金山鎮(zhèn)、頭渡鎮(zhèn)、德隆鎮(zhèn)這些鄉(xiāng)鎮(zhèn)的竹林或松樹林里基本都有菌可撿。菌類品種以南瓜菌、刷巴菌、三八菇為主要菌種,運氣好的時候,也會碰上其他野生菌,如青頭菌、石灰菌。
朋友圈里就有很多喜歡撿菌的達人。對于撿菌,他們經(jīng)驗豐富,會根據(jù)天氣、地形、方向選擇去撿菌的地方,尋找大自然贈予的美味。他們熱愛生活、向往自由、喜歡大自然,只要有閑暇時間,便會約上幾個朋友去山里撿菌。問他們?yōu)槭裁磿V迷撿菌這件事,他們會說,撿菌有樂趣、有驚喜,可呼新鮮空氣、可品山野美味,妙哉!美哉!樂哉!
“又是一年撿菌季,今年的野生菌開始撿了喲,看天氣明天將是采摘菌子的好日子,想去德隆鎮(zhèn)山林撿菌的可接龍報名,也可私信我。”撿菌達人正在謀劃一場家鄉(xiāng)撿菌之旅。
跟著撿菌達人走進山林后,看到菌子,興奮不已。“哇,這里好多南瓜菌,根本撿不完、撿不完”。“你瞧,這樹樁上生出好多菌子,像平菇”。這些聲音在林中時不時冒出來,回蕩山野。
菌子相當調(diào)皮,東一窩、西一群,恍若林間精靈。就形態(tài)而言,有的像長在樹上的面包,似銅鑼燒,似西式蛋撻,千奇百怪;就品性而言,有的用松葉遮住了臉頰,等待你去掀“蓋頭”;有的則十分招搖,這種多半是毒菌子,它們露出艷麗的身姿,考驗?zāi)愕亩Α?/p>
撿菌達人一邊帶領(lǐng)朋友們撿菌,一邊科普:“野生菌又稱蘑菇,是一類真菌,分有毒和無毒,無毒的多半可食用,采取正確的方式烹飪后味道極其鮮美。”“倘若撿菌是為了品嘗野生菌的鮮美,還得堅持‘三熟’‘三不’原則,即對菌子本身要熟悉,烹飪菌子要熟透,就醫(yī)線路要熟知;吃菌時,切記不要喝酒,因為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乙醇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生成毒素引起中毒,也不要多種野生菌混合烹飪,更不要貪多。”反正要吃得穩(wěn)當,吃得放心,不能讓肚子鬧情緒,不然得不償失。
撿回來的野生菌要仔細辨別,如果無毒可食用要盡快處理,盡快食用。對待可食用的野生菌要像對待寶貝一樣,用軟軟的牙刷小心翼翼地清洗泥土,可別清洗壞了,否則影響口感。另外,烹飪野生菌時通常要放入大蒜攆毒。
野生菌美味,用它來招待客人是上得了臺面的。將剛撿回來的南瓜菌炒青椒是獨有的山野美味,青色點綴,黃色雅致,香氣撲鼻。若覺得菜品單一,可以搭配平菇肉片湯,熗炒杏鮑菇,金針菇肥牛卷等菌類美食,整桌的菌子美餐,真是令人胃口大開。
聞松葉之香,享自然之風(fēng),嘗山野之味,尋林間精靈,感受那份來自大自然的純凈與美好,既收獲了美食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一路同行、走進山野,走,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