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記重慶市2024年度“新時代好輔導員”胡星
發布時間:2024-07-22 09:46:36 來源:
新聞摘要:

 

  □ 見習記者 王婷婷

  “鄉村孩子相較于城市孩子,眼界不夠開闊,知識面比較窄。”榮獲重慶市2024年度“新時代好輔導員”的南平鎮中心校語文教師胡星是一名在鄉鎮學校從教二十多年的語文老師,談起孩子的興趣培養,她深有感觸,于是,以“文字”為媒開闊孩子視野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逐漸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

  開課之初并不順利

  學校每周三開設了社團課程,胡星隨之發起了“趣味閱讀”社團。但開課之初,報名“趣味閱讀”社團的學生不多。“學生會以為進來就是學習語文課本知識。”胡星介紹,相較于非學科類社團,“趣味閱讀”并不受歡迎。

  于是,她主動出擊,“游說”學校語文老師,希望他們能夠推薦班上的孩子報名。后來,她所負責的社團,成員從10人逐漸上升到30人,且一直保持滿員狀態,個中緣由離不開她對課程教授的不斷探索及收獲的良好“口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充分調動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她采取“鼓勵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描述他們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潛移默化中教會孩子感受文字表達蘊含的無窮魅力。

  如何教會孩子有效閱讀?經過長期實踐,胡星摸索出了一套教學模式,即每月圍繞一個特定主題進行閱讀、交流分享。學生可從學校圖書室借閱人文類、歷史類、地理類等主題書籍,并在一個月完成閱讀。每周的“趣味閱讀”課堂上,和大家分享自己在已讀內容中發現的有趣故事及收獲。

  他們在閱讀中汲取能量

  “在我看來,閱讀能力屬于‘工具’化的能力。”胡星說,閱讀能力較強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一般都不會差,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他們在做閱讀類題型的時候更得心應手。

  她會鼓勵學生摘抄好詞好句,通過朗讀和背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同時也會組織學生參與演繹情景劇或講故事比賽,鞏固實踐成果。“這對孩子們在表達時的遣詞造句很有幫助。”胡星如是說。

  有時候社團里的學生將借閱的書籍看完后,并不著急歸還,而是會再借給同班同學閱讀,“我覺得他們是對閱讀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會自然而然地和他人分享。”在胡星看來,閱讀幫助孩子開闊眼界、思維,提升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它起到了“正催化劑”作用,這足以讓為人師者欣慰。

  “閱讀除了能助力提高學習成績,也能幫助孩子減壓。”胡星分享了她曾帶過的一名學生小A(化名),如何通過閱讀來釋放情緒壓力的故事。

  小A性格內向,平時鮮與人交流,但是他酷愛閱讀,接觸的課外書籍比同齡人多很多。胡星關注到孩子的特點后,在語文課堂上鼓勵其多發言,漸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在閱讀中,我會將自己想象成書中的主人公,從中汲取力量。”小A也敞開心扉,向胡星訴說閱讀帶給他的能量。目前他已升入初中,已經變得自信大方。

  學無止境,行以致遠

  凡是要求學生看的書,胡星必須自己先看完,上課時才會得心應手。她會大量閱讀教育類的著作或論文,并靈活運用于教學實踐;她也會和同科老師交流上課心得,探討最優閱讀教學方法。從社團趣味閱讀輻射到班級語文教學,她一直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這條路上不斷充實自我。

  胡星認為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僅是學校的應有之義,家庭也應該給予更多支持。孩子在閱讀時,家長盡可能避免玩手機或看電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檢查孩子“讀書筆記”字跡是否工整,也是家長切實可行的幫助之法。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高效陪伴至關重要。”胡星建議,孩子們在真正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之前,家長可以選擇和孩子同讀一本書,互動交流讀書心得,以此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是一句老話,但對大多數人來講,很受用。”胡星坦言,每個階段的她都會遇到不同的孩子,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鞏固能力,很多新的難題才會被逐一破解。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