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臺山下話乾豐(二)
發(fā)布時間:2024-07-09 09:40:59 來源:
新聞摘要:

  

  □ 余道勇

  三

  乾豐也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大革命時期,這里就有了共產黨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活動;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曾經掀起了血與火的革命武裝斗爭。

  因為乾豐地處南川涪陵交界,南川和涪陵的革命活動都會影響到這里。1926年春天,南川成立了第一個黨的組織中共南川支部,受中共重慶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領導。隨后,在楊闇公的推薦下,涪陵的李蔚如和南川的韋奚成分別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們都是從舊軍閥里脫胎換骨走出來的先進分子,一旦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就會爆發(fā)出無窮的力量。李蔚如到乾豐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封建勢力的黑暗統(tǒng)治,講述農民翻身做主的革命道理,乾豐人民的革命意識開始覺醒。

  1927年,綦南涪三地農民武裝圍攻南川縣城,爆發(fā)“川東春雷”農民武裝暴動,以策應劉伯承領導的瀘順起義,李蔚如、韋奚成都是主要領導人,乾豐許多熱血青年都參與其中。“川東春雷”失敗后,中共南川支部、南川東西北聯(lián)團干部學校等革命組織悉被搗毀,南川革命陷入低潮,數(shù)十名共產黨人被殺害。

  大革命失敗后,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革命的力量并沒有被白色恐怖所嚇倒,在四川臨時省委的領導下,南川的黨組織得到恢復和重建,成立了中共南川特支和中共南川縣委,兩者的成立和恢復,就是在乾豐一帶進行的。當時任南川縣委(特支)書記的是陳問緒,在陳問緒的領導下,乾豐成立了黨支部,由謝德璋任黨支部書記,發(fā)展了李燦、堯遵仁等十多名黨員。當時,南川縣委還成立了城區(qū)、合溪兩個支部。在大革命失敗后的陰霾里,革命的火種在乾豐點燃起來。從此,乾豐的革命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積極組織農民運動,組建南川平民革命軍,打擊封建勢力,謀求人民解放。

  1928年到1929年間,這里曾經發(fā)生過南川平民革命軍四打德星垣的故事。雖然沒有攻克德星垣這個堅固的堡壘,但嚴重打擊了南川的封建力量,推動了南川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四打德星垣的故事,須從南川特支(縣委)改造當?shù)鼐G林武裝文香廷的部隊和組建南川平民革命軍說起。

  民國年間的南川和涪陵一帶,人民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貧窮百姓不堪被封建地主盤剝,常常“拖起棚子”拉隊伍以求自保,比如文香廷就是這樣的隊伍。

  據(jù)南川縣志記載,文香廷是南川乾豐人,出生于1886年,少年喪父,跟隨母親在德星垣當傭人,受盡了地主的欺凌和壓迫。他曾被推舉為乾豐鄉(xiāng)團正和團練分局局長,因為他的秉公執(zhí)法、剛直不阿、一視同仁,得罪了當?shù)赝梁懒蛹潱谝缘滦窃珵榇淼牡刂鲃萘ハ拢h政府罷免了文香廷的職。文香廷不得已拉起了自己的隊伍,并約法三章:不準奸淫、不準拿窮人東西、貧苦群眾有難必幫。這就是他的革命性。中共南川縣委決定以文香廷部官兵的思想轉化工作為突破口,先后派共產黨員謝德璋、汪興武、李燦、李德俊、鮮棟成、余江游等20余人到文香廷部任職,做部隊官兵的思想工作,經過努力,中共南川特支將乾豐民團、農民協(xié)會武裝力量及改造后的文香廷部進行合并,成立了南川平民革命軍,由文香廷任隊長,黨員干部則分別到各支隊、大隊任隊長,隊伍一度達到了2000余人。這樣,一支由中共南川縣委領導的農民武裝發(fā)展起來了。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