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武秀
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筍不發于春而茂于秋,此乃吸大自然之靈氣生長而成的稀有之物,即金佛山方竹筍也。方竹的生長周期與一般植物截然不同,它偏愛在秋日的涼意中,沐浴著雨霧,拔尖而出。毛茸茸的筍尖俏皮地探出腦袋,其生長速度極快,夜間便節節攀升,一株接一株,爬滿山坡,搶占山頭,令人驚嘆。當方竹筍長成竹子時,枝葉茂盛,翠綠的顏色涂抹在金佛山上,猶如一件華麗而典雅的衣衫,讓任何高超的裁縫也望塵莫及。無論經歷多少風雨,方竹依然棱角分明,它的本質堅韌不拔,絲毫不染世俗的圓滑,即便在雪花飄飛的冬季,厚重的霜雪覆蓋大地,方竹仍堅定地植根于土壤,肩負起延續生命的重任。
方竹,一種向上生長的植物,以矢志不渝的姿態迎接陽光的到來,這是我對遍布在金佛山上的方竹最初的記憶。提及方竹筍,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金佛山。金佛山的巍峨與挺拔值得稱道,它的富饒與廣闊讓人驚嘆,這里動植物種類繁多且珍奇,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是南川人的寶貴財富。方竹筍更是美名遠揚,它的厚實溫潤、清香可口贏得了許多贊譽,人們來到金佛山,總要來嘗一嘗這道名菜。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竹筍方而厚,性硬、脆,專蓄此筍,常食之,有延年益壽之功能。”探親訪友,方竹筍更是上乘之選;遠方來客,方竹筍則是餐桌上一道美味的菜品。
在南川悠久的歷史中,金佛山的容顏依舊,方竹筍的品味未改,金佛山與方竹,已然成為南川的符號。有金佛山必有方竹,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筑了南川的獨特魅力。
有句話說得好:“竹之今生一張紙。”竹子的一生都在奉獻,它的全身都是寶。竹筍可食用,竹葉可入藥,竹竿可用于造紙或制作手杖及工藝品,其一生就如同一張潔白的紙,看似一無所有,卻又擁有了一切。方竹亦是如此。
南川人喜愛中通外直的方竹,更熱愛巍峨的金佛山。金佛山賦予了南川人執著勤勞、善良樸實、勇敢正直、熱情豪放的品性。來到這里的游客,無不驚嘆于山之神韻和物之罕見,更被南川人的淳樸與好客打動。一碗熱氣騰騰、芳香四溢的油茶端到客人手里,無需多言,情意盡在其中。記得有一次,一位遠方的朋友來訪,我們徒步攀登金佛山,疲憊至極時,我們坐在清香的草地上休息。一位樸實的大娘正在山坡上勞作,看見我們后熱情地招呼:“你們從哪里來啊?這么累,到我家吃了午飯再上山吧。”說完,她竟收拾起農具朝我們走來。朋友驚訝得張大了嘴,而我卻感到無比自豪。這就是我們金佛山人的性情,他們的熱情與好客讓人深感溫暖。
金佛山屹立著,見證了南川的變遷。南川從過去到現在,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到歷史的輝煌,近到今天的繁華與富庶,如同一幅壯麗無比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南川兒女不屈不撓、樂觀向上,他們擁有方竹般堅韌的性格和樂于奉獻的精神,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不懈奮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今天新南川的繁榮。
春天來臨,一輪金色的太陽在天邊冉冉升起,金佛山上的方竹沐浴著春光,煥發出勃勃生機,它們在儲備能量、孕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