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建設中的山城綠道項目。記者 陳姍 攝
南川融媒訊(記者 劉曉娟)4月23日,記者從區發展改革委獲悉,一季度全區民生實事項目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7827萬元。
今年我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緊貼群眾所需所盼,謀劃實施15件重點民生實事,聚焦教育、醫療、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交通等領域,持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傾情關注婦女兒童發展
“娃兒回家不愛跟我們說話,應該怎么辦?”近日,區婦聯和市粉紅絲帶兒童關愛中心志愿者來到南平鎮紅山村的“渝好空間”,詳細了解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生活照料、學習教育等情況,針對孩子日常教育培養問題與監護人進行溝通,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為監護人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支招解惑。
今年,我區持續以婦女、兒童及家庭需求為出發點,實施婦女嬰幼兒關愛民生項目,以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兒童優先發展。
位于南平鎮紅山村的“渝好空間”是第一批創新示范建設市級“渝好空間”項目點?!坝搴每臻g”是服務婦女、兒童、家庭的區域服務綜合體,由各項目點結合市婦聯下發的空間標識、顏色等元素的要求,融入“一校兩家四站”,即社區家長學校、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導站、婦女兒童維權站、巾幗志愿服務站、未成年人保護站功能,集成“婦女友好、兒童友好、家庭友好”,著力打造“十分鐘生活半徑”內的婦女兒童“友好生態圈”。同時重點開展“九好”服務,包括好娃托管、好夢童年、好愛育苗、好業工坊、好品集市、好姐家政、好育課堂、好家守護、好鄰互助。
目前該項目已開展“渝好空間”慶“三八”婦女節等多場活動,累計惠及婦女3000人次、兒童6500人次、家庭1700戶。
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目前全區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3.78個,普惠托位占比達到65.52%。托育一體化已完成7家幼兒園備案。
城市基礎設施持續完善
4月21日,記者在位于東城街道龍巖河社區的區疾控中心項目現場看到,大樓主體已完工,進入到室內施工階段。
據了解,該中心是我區疾控體系建設“補短板”重點任務之一,按照疾控機構專業用房技術標準,以及實驗大樓生物安全保障和理化檢測毒理控制等具體規范,結合功能分區和“平急結合”建設要求,采取“分散式”建筑,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基地、三大實驗室、四大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庫房。項目建成后,將提高我區在生物安全方面的實驗、檢測能力和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及水平。
此外,在醫療基礎設施提升工程中,區中醫醫院三甲建設提標擴能項目目前環境綠化完成60%,家具進入生產階段,智能化完成10%,籃球場升級改造進入施工階段,窗簾進入生產階段,放射科升級改造進入施工階段。
今年,我區還謀劃了老舊小區改造、危房改造、城市綠蔭工程及城市公園工程等項目,不斷更新完善基礎設施,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質。
今年1~3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成項目前期手續,全部開工建設;危房改造項目整治完成城鎮C、D級危房181戶;城市綠蔭工程及城市公園工程完成工程量的10%;地下“有限空間”安全監測整治累計整治窨井蓋120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累計完成排水管網建設3公里;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工程累計實施改造6608戶;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一期),升級改造DMA系統平臺,開展物聯網平臺建設,進行網表及管道設備采購,安裝網表2000戶。
文體惠民豐富文化生活
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活潑可愛的小朋友、陪讀的家長……周末的區圖書館東街分館,書架旁、過道處、沙發上不少市民在聚精會神地捧書而讀,接受書籍和知識的滋養和熏陶。
“孩子喜歡看書,這邊離家近,只要有空,就帶著他們來看看書。”每到周末,市民張萌就會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區圖書館東街分館享受閱讀時光。
圖書館是廣大市民“讀書充電”、享受文化盛宴的好去處。今年2月,區圖書館東街分館正式開館,館內圖書種類齊全、內容豐富,目前在架紙質圖書達5000冊,設有閱覽座席40余個,可同時容納70余人。
與此同時,區圖書館還通過開展“書香重慶閱讀之星”有聲閱讀大賽南川區選拔賽、“愛閱讀 劇精彩”少兒微劇場活動南川區選拔賽,開展講座、數字閱讀展覽、薦讀、國圖公開課等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服務資源。
今年,我區繼續將文體惠民項目作為重點民生項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同時開展藝術普及、文化進村、舉辦賽事活動等,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1~3月,區文化館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培訓64場次,服務群眾2063人次;場地預約65場次,服務群眾2100人次。放映公益惠民電影285場,送流動文化服務進村(社區)68場,舉辦賽事活動3場。社會足球場項目已建成金山鎮社會足球場,其他足球場建設正有序推進,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