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曉霞
在故鄉,有一口古老的水井,曾經是全村人的生活中心,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每當晨光熹微,故鄉的天空如同洗過般清澈,在那個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村口那方古老的水井,為鄉親們提供了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幫助大家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它見證了無數日出日落,也沉淀了我童年的成長經歷。
老人們說,這口井是很久很久以前由村里的先祖們一磚一瓦砌成的。他們從幾十里外的山泉引水而來,經過數月的辛勤勞作,終于建成了這口水井。自那以后,村里的人們便不再為缺水而煩惱,老井成了我們生活的源泉。
老井的水清冽甘甜,仿佛蘊含著故鄉的靈魂。夏日里,我們將西瓜放入井水中浸泡,待到傍晚取出時,西瓜變得冰涼可口,成為消暑的絕佳美味。冬天,我們將腌制的咸菜放入井水中,以保持其鮮美的口感。老井不僅是我們的水源,更是我們的天然冰箱。
歲月流轉,老井見證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記得有一年,村里發生了旱災,河流干涸,莊稼枯萎,村民們焦急萬分,不知所措。然而,老井卻依舊涌出清泉,為村民們帶來希望。大家紛紛趕來挑水,用井水灌溉莊稼。不久后,天空降下甘霖,旱情得以緩解。從那以后,老井被賦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成為村民心中的守護神。
記憶中的老井總是熱鬧非凡。清晨,天剛蒙蒙亮,就能聽見井邊響起清脆的打水聲。長輩們挑著空桶,一步步走向井臺,那是一幅勤勞的畫面。他們俯身,用力一擺臂,轆轤便飛快地旋轉,繩子隨著水桶快速滑入井底,然后“噗通”一聲落入水中。水花在井中濺起,像是珠串散落,又似笑聲四溢。
老井旁,故事層出不窮。記得有一次,姥爺在挑水時不慎滑倒,桶中的水潑灑了一地。我嚇得趕緊跑過去把姥爺扶起來,擔心他摔壞了身子,可姥爺卻沒有氣餒,反而笑著對我說:“水潑出去是福氣,說明今年會有個好收成。”那時的我不太懂,只覺得姥爺的笑容里藏著太陽般的溫暖,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更有趣的是,有一年夏夜,我在井邊玩耍時發現了一個秘密,表哥的一位女同學去井邊挑水,可是她沒有將水桶放入井中,而是放在井邊就離開了,我正納悶,只見表哥挑著水桶過來,他放下肩上的扁擔,先將同學的桶放入井中裝滿水,放到一邊才給自己的水桶打水,當時我沒反應過來這是什么狀況,后來才明白,原來那是水井浸潤培養的愛情。
歲月如梭,我漸漸長大,也慢慢學會了平衡扁擔,終于可以替年邁的姥姥挑水了。每當我緩緩提起裝滿清水的桶,就仿佛挑起了生活的希望,心中會涌上滿足與驕傲。水桶里的那些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閃著光亮,如同時光的鏡子,印照著我所有的童年片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里用上了自來水,家家戶戶的水龍頭滴滴答答響個不停,老井漸漸閑置下來,它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所承載的意義并未消失。它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者,靜靜地守護在村口,見證著村莊的變遷和成長。而那些關于老井的記憶,依然深刻而難忘,它們如同泉水一般,永遠在我心中涌動。無論走到哪里,只要閉上眼,耳邊又會響起那清脆的打水聲,心中又會浮現出那片熟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