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記者 劉曉娟)打開手機,點擊“開風”,蔬菜大棚里的卷膜器自動卷起棚膜,開啟通風模式。近日,大有鎮水源村蔬菜基地里,發現棚內溫度上升,馮秋容立刻拿出手機,通過遠程控制,為羊肚菌大棚通風降溫。
這是馮秋容新安裝的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的功能之一。該設備在能夠控制大棚內的通風設備,在農作物不適應溫度的時候,通過控制大棚棚膜進行通風,達到升、降溫效果。
“這套設備只要有網絡,就能夠控制。”馮秋容說,大棚內的通風設備分為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手動模式就是通過手機終端遠程控制系統和卷膜器;自動模式則是設定一個數值,當大棚溫濕度超過或低于設定的標準值時,系統自動向智能監控系統反饋數據,隨即控制卷膜器開啟或者關閉,并自動采取大棚通風、降溫或保暖等措施,使溫室大棚始終保持最適宜蔬菜生長的溫度和濕度。
馮秋容介紹,水肥一體化設備將可溶性固體及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及特點,與灌溉水配制成肥料溶液,通過灌溉系統均勻、定時、定量浸潤蔬菜根系發育生長區域。
“現在有了這套設備,蔬菜需要什么,我就可以給他補什么。”馮秋容說,比如番茄在生長期間出現“爛屁股”的情況,就可以判斷它缺乏鈣元素,只需要在控制室內通過該設備,配兌好肥料溶液,直接滴灌到番茄苗的根部為番茄補鈣。
同時,還可以通過手機系統進行遠程監控,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查看灌溉和施肥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進一步提高灌溉和施肥效率。
“現在有了智慧農業,工作要輕松好多。”馮秋容感慨道,以前基地人工施肥、補水二十個人要補三天,現在通過水肥一體化管理,再也不用澆水施肥分開干了,三個小時就能澆完整個基地。
這幾天,馮秋容正計劃增加20畝大棚,并都安裝上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他說,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將水肥配合得更為精準,不僅可以減少浪費,還能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幫助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化、高效化和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