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發布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10條措施
發布時間:2024-02-26 09:38:32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南川融媒訊(記者 劉曉娟)2月21日,在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我區發布了《南川區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10條措施》。

  據了解,以營商環境整體優化為目標,聚焦全區市場主體高度關注領域,我區謀劃了企業事“一窗辦”、開辦企業“近快辦”、用地審批“一碼辦”、行政執法“綜合查一次”、水電氣領域“一表清”、限下招標“雙隨機”、企呼我為“閉環辦”、政府企業“雙兌現”、涉訴企業調解“靠前辦”、“最佳案例”大家評等打造營商環境標桿城市10條措施,旨在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助推全區營商環境持續好轉,為打造全市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解決企業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多頭跑、重復跑的問題,推行企業事“一窗辦”,在政務大廳設立“企業服務專區”,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政務事項全程幫辦代辦服務,推出“企業工程建設審批全流程一次性告知”等數字應用場景,逐步實現涉企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一窗辦結”,辦理時限壓縮90%。

  為了讓新設市場主體更近、更快獲取營業執照,實行開辦企業“近快辦”,在園區、集群注冊地、專業市場、鄉鎮(街道)等市場主體集中區域,設立20個開辦企業“近快辦”服務點,營業執照辦理時限從1天壓縮至0.5天。

  用地審批“一碼辦”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大幅提高規劃用地審批環節服務質效。包括推行“一碼管地”賦能用地審批提效,實現規劃編制、土地供應、規劃許可、竣工驗收到不動產登記全過程數據全覆蓋,全流程審批環節由13個減少至6個,壓縮54%,提交材料由36件減少至12件,壓縮66%。與稅務、住建等部門積極聯動,及時會診處置市場主體不動產登記疑難事項。開通“供地綠色通道”,實現“成交即拿證”(用地規劃許可證)、“交地即交證”(不動產權土地證),大幅壓縮辦理時限。

  為解決各部門多頭執法,導致園區企業頻繁接受執法檢查的問題,推行行政執法“綜合查一次”,具體內容包括,建立園區執法檢查“綜合查一次”應用場景,制定園區執法檢查計劃,實行綜合檢查“組團式執法”,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降低園區企業迎檢頻次。出臺首批行政執法“首違不罰”清單。

  水電氣領域“一表清”是為了切實解決用電、用水、用氣報裝領域長期存在的費用、時長、環節不標準、不規范的問題。具體內容包括,建立健全項目用電需求超前服務和業務辦理智能管控機制,實現客戶報裝全流程線上查詢,提升用電報裝時效;深化燃氣企業改革,燃氣報裝實行“一表清”,建立年度用氣報裝價格明細審查、公示機制,每年對報裝收費、辦結時長等行為進行抽查檢查,比例不低于30%;推行用水報裝承諾辦理改革,實現非居民用戶先通水、后付費,大幅壓縮時間成本。

  為了進一步規范限額以下工程建設項目發包監管,降低自由裁量權,破除隱性壁壘,營造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環境,推行限下招標“雙隨機”。具體內容包括,出臺《重慶市南川區限額以下工程建設項目發包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規范限額以下交易行為,建立限額以下項目電子交易系統,隨機選取項目承包方,隨機開展抽查檢查。

  企呼我為“閉環辦”是為企業搭建“吐槽”、投訴、反饋平臺,通過數字賦能,形成“收集—交辦—辦結”閉環管理鏈條。主要內容包括,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優化營商環境”專區,開通“企業意見反饋”等功能,同時在政務大廳、工業園區等企業集聚地,設立線下“營商環境意見反饋箱”,讓企業有平臺“吐槽”,建立反饋辦結機制,確保事事有回音。

  為了加大政務誠信建設力度,提升企業在南川投資興業的信心,促進企業誠信踐諾,推行政府企業“雙兌現”。主要內容包括,政府逐步兌現招商引資、獎補支持等承諾事項,企業兌現招商約定事項。

  為了優先辦理涉企案件,確保涉企案件全流程高效運轉,推行涉訴企業調解“靠前辦”。主要內容包括,開通涉企案件訴前調解“綠色通道”,多渠道、多方式化解企業商事糾紛,降低市場主體訴訟成本。

  同時,還推出“最佳案例”大家評,主要目的是激勵各級各部門在服務企業中主動謀劃,靠前服務,不斷出新招、實招。主要內容包括,分年度、常態化開展“南川區優化營商環境最佳示范案例”評選活動,激勵各級各部門在涉企服務過程中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攻堅克難,提升企業家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