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晟
鄉(xiāng)村正月,是從拜年的第一聲祝福開始的。
正月初一,天剛放亮,村莊就被拜年的吆喝聲吵醒了。村里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除了年高輩分長的,全都穿上過年的新衣服,滿臉笑容,挨家挨戶去拜年。拜年的隊伍越來越長,主人剛遞上煙,還來不及倒茶,“前客讓后客”,前面來拜年的已經到下一家拜年去了。村里人稱這為“拜跑年”。
拜年的規(guī)矩,初一走家門,初二拜丈人,初三滿門走。同一個塆里,住的大多是同姓同族,當然是初一拜。不是同姓同族的,一個塆里住著,也順便送上祝福。塆里拜完,男人們才帶上孩子,到外面親戚家拜年。
平日冷冷清清的鄉(xiāng)村公路,這時比城里還擁堵?!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在外忙碌的人都回家團聚了。城里有房子的,也趕回老家拜年。鄉(xiāng)村公路上,步行的、騎摩托的、開私家車的,排成一條條“長龍”,但人們并不急躁,見到熟人,拱拱手作個揖,互相問候一聲:“新年好!”
鄉(xiāng)村正月,最惹人眼的是喜慶的紅色。大紅的春聯(lián),貼出大吉大利;火紅的燈籠,掛著吉祥如意;紅紅的鞭炮,炸開滿心歡喜……紅色,把村莊扮得喜氣洋洋,把日子映得紅紅火火!
鄉(xiāng)村正月,沉醉在濃濃的酒香里。拜年的流水席,一桌接著一桌,這家剛吃完拜年酒,到下一家拜年的酒席未散,推辭間又被拉上桌吃了起來……日暮的鄉(xiāng)間小路,微醺的漢子,紅著臉,打著酒嗝,搖搖晃晃,嘴里還哼著小曲。
拜年還沒有結束,“待春客”又開始了。日子是拜年時已經定好了的,初七這家,初八那家,酒席排得滿滿當當。待春客是一年一道的禮節(jié),客人要備上禮品,主家拿出看家本領,好酒好菜招待。喝酒、吃飯、飲茶、嗑瓜子……濃濃的人情味,在酒香中流淌。
鄉(xiāng)村正月,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外出打工的、讀書的、做生意的,能回的都回來了。村莊像進入汛期的河流,一下子滿滿當當的。
到處是喜慶的鞭炮。煙花時不時呼嘯著沖天而起,在村莊的上空炸開炫目的花朵。頑皮的小男孩,冷不丁扔出一個炮仗,嚇得雞飛狗叫,小男孩自顧自地樂著。
“年小月半大?!钡搅苏率澹瑒澓荡⑽椠垷簟⑼妾{子、踩高蹺的,悉數登場。鑼鼓聲、鞭炮聲、叫喊聲,把村莊攪得沸騰。看熱鬧的俊男靚女們,紛紛喝彩,好不熱鬧……
月半過后,鄉(xiāng)村漸漸恢復了平靜。喜氣洋洋的正月,彌漫著一絲離愁別緒。回城工作的大姑娘小伙子,拎著父母精心準備的包裹,帶著親人的牽掛和新年的希望上路了。
放松了一個寒假的孩子們,也該上學讀書了。閑不住的老農,已經下到田間地頭,修渠引水,施肥補苗,期待著一年的好收成。鄉(xiāng)村正月,結束了一年中短暫的熱鬧,投入又一個忙碌的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