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富民好“豐”景 山鄉底色更靚麗
發布時間:2024-01-29 09:45:28 來源:
新聞摘要:

  宜居富民好“豐”景 山鄉底色更靚麗

  ——石墻鎮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

  

未命名圖片1

 

  李子產業發展紅火。 特約通訊員 彭應忠 攝

  

未命名圖片2

 

  發展中藥材,拓寬村民增收路子。 特約通訊員 彭應忠 攝

  

未命名圖片3

 

  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檢查。

  

未命名圖片4

 

  村民參與“村里有明星”海選活動。

  

未命名圖片5

 

  開辦暑期成長課堂,促進青少年發展。

  成功創建重慶市健康鄉鎮、順利通過重慶市法治示范村復審、全面兌現30件鎮村民生實事、用心服務重點建設項目、財稅收入完成目標任務的122.5%、新發展“晚熟李”1000余畝、中藥材700畝……回望2023年的石墻鎮,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農業產業持續壯大,鄉村振興畫卷次第展開,文明新風浸潤萬家,以一組組扎實數據記錄下了發展的腳步,用一件件暖心實事拼出了美好生活的場景,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面貌,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以先行爭先鋒 切實提升履職能力

  這一年,石墻鎮堅持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推動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堅定不移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全鎮上下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突出數字賦能,完善“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基層智治平臺建設,配齊“1+3+N”網格力量,全年完成任務1007項,辦結事件281件,“網格員活躍率”“重點對象關注率”“事件按期辦理率”“任務完成率”4項關鍵指標均為100%。認真梳理核心業務19項,拆解業務事項上千項,歸集基礎信息7600余條,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數字化水平。

  法治建設強勁有力。進一步規范重大事項決策程序,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使用權力履行職責,公開各類政務信息130余條。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件,辦復率、滿意率均達到100%。深化“三服務”力度,全年新增市場主體76個,化解企業困難問題12件。辦理“民呼我為”訴求事件95件,辦復率100%,滿意率達95%。

  以動能增動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這一年,石墻鎮堅持以助力“一號工程”走深走實為總抓手,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脫貧成果不斷鞏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持續跟蹤脫貧人口收支變動,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全鎮334名脫貧戶及邊緣戶實現就業,申報兌付雨露計劃補助40人次。開展自建房屋排查2000余戶次,農村飲水安全排查12次,完成C、D級危房改造3戶。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貼158人次,小額信貸23戶111萬元,全鎮脫貧人口、監測戶合作醫療參保率100%。目前,全鎮貧困發生率為零。

  農業產業持續壯大。堅持“3+1”農業產業布局,全年出欄家禽14.8萬只、生豬4.1萬頭,生豬存欄、出欄量在北部生態農業園鄉鎮中位居前列。新發展“晚熟李”1000余畝,累計種植面積逾1.1萬畝,年產量15萬公斤,產值達500余萬元。種植白芷500畝、紫蘇200余畝,灝天中藥材粗加工廠全年加工中藥材518噸,產值達到1000余萬元,帶動360戶村民穩定增收。種植水稻1.01萬畝、蔬菜7800畝、玉米3000畝,完成撂荒地整改209.7畝,退耕還林存量“非糧化”整改103畝,耕地恢復補足371.4畝,切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項目政策全面落地。全年核實發放耕地地力補貼131.2萬元,幫助633戶農戶申請水稻保險7291畝;深入實施產油大縣獎勵資金項目,發放油菜種子1100余畝,推廣農業機械化飛防服務300畝,助力村民降本增收。實施脫貧村綜合養殖、庭院經濟、重慶灝天冷藏設施建設等農業重點項目12個,培育致富帶頭人4名,培育年收益超萬元的種植戶22戶,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超320萬元,其中匯倉村、三合村集體收益分別達到15萬元、20萬元。

  以民生聚民心 民生福祉全面增進

  這一年,石墻鎮堅決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深入開展基層公共服務提質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公共服務織密幸福線。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圖書室、健身房對外免費開放工作,堅持惠民電影放映。教學質量持續提高,鎮中心校兩門課程榮獲重慶市級精品課,入圍教育部精品課遴選名單,實現了我區農村學校獲教育部精品課遴選“零”的突破。醫療衛生事業加快進步,做好扶助對象走訪慰問、適齡婦女“兩癌”篩查,成功創建兒童保健部門標準化門診,順利通過鄉鎮衛生院等級評審。

  就業保障夯實民生線。抓好就業促進工作,深入開展用工信息宣傳,召開就業宣講會11場次,利用短信、微信等平臺發布就業信息2000余條次,通過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等方式幫助98人就業。加快在外人才回引,新增返鄉創業33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余萬元。

  民政事業筑牢兜底線。全年新增低保戶12戶,動態變更25戶。持續落實重點群體幫扶措施,發放低保2000余人次210萬余元,救助金60萬余元,退役軍人優撫經費500余人次40余萬元。切實抓好低保戶、五保戶、脫貧戶等重點人群醫保繳費,繳費率達100%。著力保障殘疾人生活,發放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1000余人次,建成2星級殘疾人“渝馨家園”1個。

  以舊貌換新顏 和美鄉村更具魅力

  這一年,石墻鎮認真落實美麗重慶建設南川行動大會精神,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鎮村建設加快更新。鞏固提升國家衛生鎮創建成果,深入開展背街小巷衛生治理,更新36處垃圾分類設施,清理陳年生活垃圾20余噸。持續保持“兩違”整治高壓態勢,拆除違建2處。推進轄區路網交通建設,完成南水路(石墻段)道路路基整治重點項目;新建“四好農村路”3條3.81公里;完成匯倉村朱家口至楠竹山3公里道路升級改造工程,惠及村民900余戶。用心建好民生水利,延伸集鎮水廠管網27公里,實現匯倉村、三合村自來水全覆蓋,受益農戶220戶。著力優化人居環境,提升樓嶺村村容村貌,對集鎮商貿中心和沿線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完成集鎮污水管網整治提升工程,維修整治管網2.5公里。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高位推動“林長制”,鎮村林長巡林300余次,大力實施樓嶺村村莊綠化工程,實施退化林修復、松材線蟲病除治、森林撫育,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工作順利通過區級、市級成效驗收。圓滿完成2處磚廠歷史遺留礦山工程16.78畝生態林修復,積蓄生態保護資金50萬元。深入落實“河長制”,全年鎮村河長巡河240余次,定期開展整治關停及掛牌整治畜禽養殖戶回訪,常態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等清河行動,發現、整改問題54件,河流水質保持III類標準。

  文明新風浸潤人心。深入開展“掃黃打非”行動,將中心校打造為基層“掃黃打非”工作點,聯合開展“綠書簽”護苗成長綜合執法行動,為未成年人打造綠色文化環境。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文明一起護”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次,覆蓋群眾4000余人次。“李好10墻”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在區項目展示中獲得三等獎。深入挖掘道德典范,“南川好人”孝老愛親典型上榜1人。

  (本版稿件由記者陳蕗穎采寫,圖片由石墻鎮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