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和美鄉村“加速度”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大觀鎮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

大觀集鎮風貌。

云霧繚繞的茶山。

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

藍莓科技展廳俯視圖。

游客在觀賞櫻花。

大觀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2023年,大觀鎮新增規上企業1家,規上工業產值達72382萬元、同比增長120%,新增白茶900畝,挖掘推出“大觀真有味”十大招牌菜,市級民生實事——5100平方米大觀體育運動公園建成投用,開展“360°平安守護大巡防行動”,正在積極申創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市級園林鎮……
一項項亮眼的成績,是大觀鎮全體干部職工團結一心的碩果。2023年,大觀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屆二次三次四次全會、區委十五屆六次全會精神,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幸福。
黨建統領強基礎
2023年,大觀鎮在推進黨建統領基層治理中,積極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探索變革重塑“黨群小家”,以網格“小切口”撬動組織“大變革”,網格化服務不斷延伸,推動基層治理更加精細高效。
在村民的印象中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天“誰家老人走丟,請與網格長聯系”的消息在大觀鎮網格長群中傳播開,發消息的是云霧村一名網格長潘明賢,他在接到群眾反映有名身著紅花衣服的老人走丟的消息后,立即將消息發送到網格長群里,短短10分鐘就聯系上了老人家人。
“能如此快地幫老人找到家人,這都得益于我們網格發揮的作用。”潘明賢說,網格長對各家各戶的情況都比較熟悉,問事、找人都比較方便。
大觀鎮在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中,因地制宜劃分黨建統領網格30個,全覆蓋組建網格黨組織。目前已設立275個“黨群小家”微網格,打造“微格大治”基層治理新場景,把黨建統領作用發揮到每一個微網格中,真正實現風險快感知、矛盾齊化解、服務零距離。
這一年,該鎮強化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率先開展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建設試點,將基層治理指揮中心與原黨政辦整合融合,建成高效運轉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按照四板塊要求,統籌轄區人員力量114人,設置業務崗位26個,其中設立了康養產業崗、農林服務崗等特色崗位。
在具體工作中,黨建工作崗指導村(社區)規范開展黨組織生活8次,并指導轄區內各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100余次、支部會議400余次、黨課學習100余次、主題黨日活動200余場,為流動黨員、“三新”領域黨員、年老體弱黨員送學27次、203人次。黨員模范作用更加凸顯,各村(社區)組織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9次,服務群眾605人次,解決困難23件,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不斷提升,黨聯系服務群眾更加密切。
比拼經濟攢后勁
大觀鎮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以重點項目為牽引,黨政領導班子“一對一”聯系企業,服務渝湘高鐵、渝湘復線高速公路、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現代林業綜合示范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工業投資額70078萬元、同比增長6.4%。
不僅如此,大觀鎮堅持融合發展理念,賦予農業特色產業旅游功能,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竣工“三不加”非遺研學工坊,新增賞花景點3個,充分利用農村閑置資產新發展特色民宿3家,挖掘命名一批“大觀真有味”招牌菜,成功推出“十大招牌菜”,舉辦茶葉采摘、藍莓采摘、賞櫻節、鄉村“村晚”等節會活動8場次,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這一年,鐵橋村梅花園內60多個品種3000多株梅花漸次開放,燦若云霞,沁人心脾。游園的小姑娘身穿漢服,手撐油紙傘,立在園內烏篷船上,泛舟于湖水之間……宛若煙雨江南風光,讓人流連忘返。與往年不同,除了賞花,梅花園內還增加了親子娛樂和特色美食,讓游客更有“耍事”,也更有口福。
這一年,大觀鎮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糧油作物播種面積達3.5萬畝,蔬菜面積穩定在2萬畝以上,快檢農產品180余個,帶證上市農產品超過2000噸。聚焦藍莓、茶葉、精品蔬果三大主導產業,建成倉儲1萬噸藍莓冷鏈庫,投產藍莓3條精深加工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5000噸,新發展白茶900畝,經濟發展后勁更足。
和美鄉村造福祉
2023年,大觀鎮建成體育運動公園,家門口實現“健身自由”。公園里,青春洋溢的年輕人在籃球場上奔跑跳躍,揮汗如雨;老人青睞于乒乓球和羽毛球,或是借助健身器材拉拉筋骨……吸引周邊不少群眾前來健身鍛煉,為群眾茶余飯后、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
這一年,該鎮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建防汛抗旱蓄水池24口、“四好農村路”3.4公里,完成8公里管道延伸建設,投用下澗口水庫橋、書院橋、黑龍江一橋和二橋4座便民橋。實施醫療解困、教育解困、房屋解困、政策兜底解困行動,完成鄉村振興項目7個、惠及2971人,通過項目建設吸納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帶動就業,2023年脫貧戶及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21919.7元,同比增長12.88%。
該鎮還大力支持創業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戶175萬元,新增創業實體69戶,新增就業709人,帶動就業208人,開發公益性崗位81人。
基層治理助發展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關鍵支撐,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
在金龍村便民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里,一本“小微權力”清單便民服務手冊里,詳細記錄了社保、財政、司法等部門的工作內容,以及群眾辦事流程。村民李大文說:“以前辦事不知道流程,現在一本便民手冊就能了解知曉,實用又便利。”
金龍村健全完善“小微權力”清單,制定“小微權力”流程圖,系統梳理廉政風險點,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著力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二三四五”三資管理模式入選清廉重慶建設優秀實踐案例。
這一年,該鎮還全方位打造金大嫂、田秀才等特色志愿服務隊16支,引導村(居)民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村規民約、院規院約,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大力抵制群眾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建設“學習強國”數字農家書屋2個、文化中心戶28個,實現村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推出明燈圖書館,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進一步完善文化陣地閱讀設施設備,配備圖書8000余冊,農民群眾精神風貌不斷改善。該鎮還評選身邊好人、“好婆媳”等模范12人,其中南川三中教師劉榮洪當選第三季度“中國好人”,良好的社風民風正持續向上向好發展。
(本版稿件由記者聶靈靈采寫、圖片由大觀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