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殘助殘,用關愛與支持撐起一片晴空
——區殘聯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

開展“渝馨家園”“康復服務進協會·同心共筑幸福路”主題活動。

“渝馨家園”“青春相伴·與舞同行”主題活動。

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

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進社區。

開展“第七個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活動。

開展殘疾人書法活動。
扶殘助殘,是一項溫暖的事業,也是一份幸福的寄托。
2023年,區殘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平等、融合、共享的價值導向,強化民生保障,增加服務供給,用關愛與支持為全區殘疾人撐起一片晴空。
綜合集成、系統推進,殘疾人基本保障提質增效
2023年,區殘聯聚焦兜底幫扶,持續推動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創新實施殘疾人“五個一”自強自立增收致富項目,為大觀鎮、石蓮鎮的扶持困難殘疾戶、已脫貧戶(低收入戶或監測戶)、產業帶頭戶開展種一畝茶(蔬菜)、種一畝經果林、養殖一畝魚(雞鴨)、學習一門技術等“五個一”增收致富項目,100戶幫扶對象按照“一戶一策”幫扶方案,實現全鏈條、全環節的精準化、專業化幫扶。經績效評估,100戶幫扶對象戶均增收達到3000元以上。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需要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去年以來,區殘聯堅持普惠加特惠原則,織密筑牢殘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網。2023年,全區19378名殘疾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5574名殘疾人享受困難生活補貼,3939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全年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843.7萬元;開展“關注殘疾·送溫暖”活動,投入資金19萬元,惠及殘疾人600余名;開展殘疾人臨時救助,發放資金8300元,惠及殘疾人6名。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以項目化推動殘疾人照護服務專業化。2023年,區殘聯依托南川精神衛生中心,為15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寄宿托養”服務,依托南川區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為50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依托“渝馨家園”、社工組織,為334名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
此外,持續實施為殘疾人購買保險項目。去年,區殘聯在2022年理賠數據基礎上,分析殘疾人意外傷害易發高頻事項和殘疾人需求,及時調整理賠標準和增加理賠范圍,使賠償標準更為合理、理賠程序更為便捷。截至目前,已有19人獲得理賠,理賠金額7.9萬元。
精準施策、優化供給,殘疾人公共服務不斷提升
聚焦均等優享,全力守護殘疾人健康。去年以來,區殘聯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投入資金8.5萬元,為困難精神病患者實施免費服藥救助,免費配發手杖、助行器、腋拐、輪椅、盲杖等600件輔助器具,基本輔助器具適配率穩定在95%以上。開展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為3000名殘疾人免費提供健康咨詢、健康檢測,建立了“一人一冊”健康檔案,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95%以上。加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力度,投入資金313萬元,對全區180名殘疾兒童實施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適配兒童輔助器具55件,補助生活交通補貼43萬元。為進一步完善康復服務體系,2023年,區殘聯新建16個具有康復服務功能的“渝馨家園”,持續推動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已取得可研批復和用地預審,完成項目前期投資417萬元,擬于2024年5月開工建設。
聚焦育苗成長,助推殘疾人教育發展。2023年,區殘聯與區教委共同開展年度核查,摸清適齡兒童義務教育情況,推動隨班就讀,加強殘疾學生無障礙支持服務,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7.9%;實施“金秋助學”項目,資助殘疾大學生36名,發放助學金9.1萬元;建立殘疾人大學生“一人一策”就業服務檔案,持續跟進殘疾大學生就業指導幫扶。
聚焦殘健共融,積極動員社會助殘。2023年,區殘聯在“99公益日”捐贈活動期間,聯合區婦幼保健院、社工服務機構捐贈資金89.5萬元,聯合愛心企業向區特殊教育中心捐贈價值8000元的愛心物資,聯合區僑聯獲得海外華僑捐贈助聽器180臺,全年獲得募捐資金及物資價值共計238萬元。廣泛開展“陽光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殘疾人公益觀影、公益拍照、公益理發等,豐富志愿服務內容,做亮“陽光助殘”志愿服務品牌,提升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加強助殘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以“渝馨家園”+社工組織組合服務的形式,與紅蘋果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四葉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開展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探索鄰里照護、殘疾人家庭喘息服務等個性化、精準化、專業化的殘疾人服務新模式。
多措并舉、質效并重,殘疾人就業增收成效顯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2023年,區殘聯嚴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2023年,全區140家企事業單位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272名。
去年,區殘聯制定出臺《重慶市南川區扶持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實施細則》,對殘疾人首次創業的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每人一次性補助2000元,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5戶、盲人按摩機構21家,發放資金5.2萬元。此外,開展助盲就業專項行動,通過走訪盲人按摩機構,摸清盲人按摩從業人員基數,扶持盲人27名,發放扶持金13.34萬元。截至2023年底,全區4541名殘疾人實現就業。
2023年,區殘聯結合殘疾人實際需求和地方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分別在石溪鎮、金山鎮、大觀鎮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家庭手工業、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聯合區盲協開展盲人按摩培訓班,培訓盲人50名,進一步規范全區盲人按摩店經營;聯合南川區瀾玉軒工藝品有限公司,開展傳統繩結編織技能培訓項目,項目圍繞“學、編、購”一體化實施,培訓殘疾人60名,收購殘疾人繩編制品485件,價值58200元。
此外,區殘聯聚焦就業服務,暢通就業渠道。實施“春風行動”,鼓勵用人單位大力開發適合殘疾人的就業崗位,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以直播帶崗形式,聯合區人力社保局舉辦專場招聘會3場,提供就業崗位180個;利用辦事窗口、政策宣傳欄、短信等媒體平臺發布就業宣傳信息300余條;區、鎮、村三級殘聯工作者上下聯動,進村入戶,送崗到家,開展殘疾人求職登記和用人單位殘疾人用工需求登記工作。
尊重主體、激發活力,殘疾人自強風采有力彰顯
聚焦精神富裕,構建高質量殘疾人文體參與機制。2023年,區殘聯以文化人,充分發揮9個市級殘疾人文體示范點作用,為殘疾人提供多元化的文體服務,開辦殘疾人專場活動50余場,有效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時以體育人,積極篩選、培訓殘疾人運動員,組織5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重慶市2023年殘疾人羽毛球錦標賽。參加2022年全國殘疾人啦啦操邀請賽(決賽),獲聽力組二等獎。此外,以藝培人,開展文藝人才儲備工作,持續開展“七彩明天”殘疾兒童文體藝術培訓,使5名殘疾兒童免費獲得長期專業培訓。在2023年“指尖上的自強夢”重慶市殘疾人手工編制作品大賽中,我區殘疾人李遠勇、李孝蘭、楊來生參賽作品“金佛山銀杏葉胸針”“麻編家居用品六件套”“金佛麻編手提包”分別被評為一類、二類、三類作品。
聚焦供給均衡,開展農村地區殘疾人文體專項活動。去年以來,區殘聯加強部門聯動,積極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新創建木涼鎮漢場壩市級殘疾人文化體育示范點1個,殘疾人文體陣地進一步完善。聯合大觀鎮,開展“濃情端午·情有獨粽”文化活動;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民政局等單位,在興隆鎮永福村開展“牽手永福·永遠幸福”老人集體婚禮活動;聯合頭渡鎮,舉辦首屆殘疾人趣味運動會;聯合區肢協,組織50余名殘疾人公益觀影;聯合區中醫醫院,組織30余名盲人開展“幸福游金佛山”活動。
此外,依托市級殘疾人文體示范點,打造了東城街道養老中心5星級文體型“渝馨家園”,成立了“南川區殘疾人文藝樂隊”,結合傳統佳節和涉殘節日,舉辦殘疾人文體活動7場,吸引超過300人次殘疾人參與。“渝馨家園”實現“有人住、有人管,殘疾人有所為”,并以此為樣板,推廣到全區,最終培育形成了具有南川辨識度和影響力的“渝馨家園”殘疾人服務品牌。
(本版稿件由記者李佳遙采寫,圖片由區殘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