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共繪幸福美麗畫卷
發布時間:2024-01-28 13:02:46 來源:
新聞摘要:

  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共繪幸福美麗畫卷

  ——區生態環境局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

  

未命名圖片1

 

  2023年,區生態環境局打好碧水保衛戰,城區河流水質顯著提升。記者 謝東洋 攝

  

未命名圖片2

 

  五彩斑斕的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瞿明斌 攝

  

未命名圖片3

 

  聯合貴州省桐梓縣舉辦“南陽實踐”暨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聯合應急演練。資料圖片

  

未命名圖片4

 

  城區藍天、白云、碧水美如畫。特約通訊員 羅川 攝

  大溪河獲評重慶市“美麗河湖”;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實施成為全市超過時序進度的四個區縣之一;金佛山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獲市級首批命名;連續4年被評為全市執法大練兵“先進集體”,1人被生態環境部表彰為“表現突出個人”;在全市執法大練兵各項比賽中榮獲集體三等獎2次,個人一等獎3次,三等獎4次;區內某公司赤泥尾礦庫滲漏污染環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入選重慶市第二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十大典型案例……過去的一年,區生態環境局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精準施策 守護碧水藍天

  藍天點綴著朵朵白云,空氣格外通透,高樓在清水綠岸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秀美,無論是在城中還是田野,隨手一拍,都是一張風景大片。2023年,“南川藍”頻頻刷屏朋友圈,空氣質量同比持續改善,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有何秘訣呢?

  過去一年,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區生態環境局聚焦揚塵源、工業源、移動源、燃燒源整治,全力管控污染源,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建立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機制,落實重污染天氣“一廠一策”,全年啟動預警5次,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治氣”攻堅,制止、查處露天焚燒、油煙污染、揚塵污染等1200余件次,主要污染物及PM2.5濃度持續降低。加強工業排污治理,完成7家企業排污深度治理和設施升級。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大對工業涂裝、化工、包裝印刷行業監管,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替換,實現臭氧污染防控歷史最優。制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促進中涪南等企業完成碳履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下降。加強噪音監管,完成澤愷半島北岸等5個寧靜小區創建和濱江一號等8個小區復查。常態監管+智慧監管,嚴防揚塵污染。常態化督促企業做好裸土覆蓋、濕法作業、車輛進出場沖洗等揚塵防治工作,嚴禁渣土車輛拋灑滴漏、帶泥上路等行為,加大重要路段清洗保潔力度;完成施工場地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全覆蓋安裝,實現智慧監管。減少工業污染,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禁燃禁燒+嚴格執法,嚴控燃燒污染。加強線上線下宣傳力度,全域全時段禁燃煙花爆竹,禁燒秸稈。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藍天、白云、綠樹、碧水相互映襯,大溪河畔,一幅愜意美好的圖景呈現在眼前。

  2023年,區生態環境局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完成全區225個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我區5個出境斷面水質均優于考核目標1個檔次,其他指標均達到或優于考核目標。完工投用羊喝坪水庫庫尾段污水處理項目,積極推進水江南平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和入河排污口監管能力水污染防治中央資金項目。完成金佛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建立上下游聯防聯控和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現跨省、跨區(縣)、跨鄉鎮聯防聯治,5個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

  明確目標 保障生態安全

  中醫藥產業作為我區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是全市唯一的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2023年11月22日,“發言人來了——環保微宣講”發布活動走進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區生態環境局發言人圍繞企業關心關注的生態環境話題,就如何優化中醫藥產業營商環境,具體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排污許可證”、危險廢物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宣講,助推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區生態環境局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快土壤治理修復,開展重點區域耕地周邊涉鎘重金屬污染源排查,完成31處“兩住一公”地塊調查工作,完成李氏重金屬減排項目驗收工作。

  加強電磁輻射監管,常態化對相關企業開展安全排查。推進固危廢管理,檢查汽修行業36家、經營及產廢單位17家,發現并整改問題10個。加快土壤治理修復,調查“兩住一公”地塊31處。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完成南平鎮紅山村等7個村農村環境整治,完成德隆鎮銀杏村等4座污水設施建設及4.8公里管網配套,完成大觀鎮金龍村等2座污水處理站技改。優化土壤環境質量,為守護綠水青山打下堅實基礎。全面啟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創建引領優化生態本底,完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方案、規劃初步成果編制。印發《南川區“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組建專班有序推進“無廢城市細胞”建設。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管,開展巡查36件次,核實點位200余個。持續鞏固“綠盾行動”,開展對神龍峽8個點位復查,金佛山7個國家級“綠盾”點位復查銷號工作。

  管服并重 促進經濟發展

  2023年,區生態環境局深入踐行“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工作理念,助推優化營商環境。

  聯防聯控維護生態環境安全。深化跨區域跨部門聯合執法,開展雙隨機抽查、大氣和噪聲污染巡查,檢查企業239家,發現并整改問題68個。推進“數智化”執法和柔性執法,實現在線監測、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企業145家次,電話、網絡服務企業108家次,免予處罰5起輕微違法行為。

  嚴控環境風險,完成177家企業、4個工業園區、4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修訂備案,編制完成14個鎮街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12條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完成1個跨界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聯合貴州省桐梓縣舉辦“南陽實踐”暨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聯合應急演練。

  助企紓困服務經濟大局。有序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工作,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引領作用,完成工業園區水江、南平等4個組團環評修編工作,編制環評監測方案并免費共享園區監測數據。加快行政審批體制改革,通過簡化手續、壓縮時限、共享監測數據,完成41個項目排污許可納入環評審批同步辦理,為企業節省資金150余萬元,實現“渝快辦”網辦率100%。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主動上門服務企業70余次,收集并解決6家企業7項問題,技術幫扶項目15個,解決竣工環保驗收問題16個、項目環評文件編制難題10個,助推投資達102.77億元的49個項目環評快速辦結,加快項目落地。

  接下來,區生態環境局將圍繞全區“1343”總體思路,在推進美麗重慶建設南川行動上實現新突破。持之以恒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讓南川的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本版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