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踏實做好史志工作 用心傳承往昔記憶
發布時間:2024-01-27 11:50:16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未命名圖片1

童心向黨慶“六一” 紅色基因永傳承——《百年征程頌》圖書捐贈暨詩歌誦讀活動走進合溪鎮中心校。  

未命名圖片2

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組織召開《民國南川縣志點校》稿評審會。 

未命名圖片3

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開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

  2023年,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為統領,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聚焦全年黨史地方志工作任務,扎實有效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南川地方特色史志人文研究摘碩果

  2023年,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制定出臺《南川區黨史工作規劃(2023-2027年)》。先后收集黨史口述資料30余份、文獻資料1500余份、圖片資料200余張,完成《南川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綜述》等專題。先后撰寫《黎明前夜的南川地下斗爭》《雙槍老太婆原來是她》《劉伯承與韋奚成的五次交往》《小城南川當年為啥成為日寇的眼中釘》等黨史類研究文章20篇,在《重慶日報》《紅巖春秋》《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政協報》《南川文旅》《南川報》等區內外報刊媒體發表文章16篇。策劃《南川地情人文研究》《金佛山108峰》等方志研究課題,形成了一批有南川地方特色的史志人文研究成果。

黨史地方志圖書編纂成效顯著

  2023年,《金佛山志》成功入圍中國名山志文化工程,把金佛山與泰山等國家級名山共同列入首批中國名山志文化工程,這是南川首次,在重慶也走在前列。編纂出版《中共南川100年簡史》,是繼《中國共產黨100年歷史》《中共重慶100年簡史》之后區縣首部地方黨史專著,已提交重慶市重大歷史題材辦公室審查并即將公開出版。著力推動我區名特志編纂工作,《金佛山志》《廟壩村志》《大樹茶志》《大觀鎮志》4個項目被列入全市名特志目錄;打造區級名村志《正陽村志》1個。扎實開展舊志整理點校工作,聘請重慶工商大學熊篤等地方志專家11人,對民國本《南川縣志》進行審校和統稿,列入市級歷代優秀方志點校出版計劃。

基層調研助推紅色文旅發展

  一年來,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先后開展基層調查研究約200人次,完成《關于合溪特支的調研及合溪特支與紅巖精神的關系研究》《南川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亮點經驗與對策建議》等調研,積極配合區文化旅游委等做好龍巖城申報世遺,支持和協助合溪鎮打造韋奚成舊居、郭家溝紅色廣場、邊區客棧等工作,助推我區紅色文旅發展。

  地方黨史和地方文史宣傳教育扎實推進

  此外,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不斷強化紅色資源調查保護。實地走訪韋延鴻故居、韋廷光故居、封忠孝故居遺址等,梳理完善《南川革命遺址遺跡名錄》。加強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協助完成區博物館、家風館、廉政教育基地等的設計打造,助推尹子祠文化公園、木涼烈士陵園、楠竹山鎮中心校等打造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指導韋奚成烈士陵園申報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村情村史館建設。打造慶元鎮匯龍村村史地情陳列室和水江鎮長青社區村史陳列室,支持正陽村、廟壩村、茶樹村結合各自村情特色開展村情研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制作完成《金佛山下的紅色故事(一)》等黨史宣傳片,在黨校、機關、鄉鎮、村(社區)宣講專題黨課6場次。

2024年工作計劃

  1.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深化黨史和地方志研究。

  3.深化黨史和地方志資源普查和開發保護。

  4.著力開展地方文化挖掘。

  5.深化黨史和地方志宣傳教育。

  6.強化機關黨的建設。

(本組稿件由見習記者王婷婷采寫,圖片由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