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市場監管局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聚力謀新篇 實干開新局
發布時間:2024-01-27 11:46:13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未命名圖片1

執法人員對藥店開展特種設備專項檢查。 

未命名圖片2

開展計量宣傳,普及計量知識。  

未命名圖片3

執法人員對奶粉、保健品等特殊食品開展專項檢查。

未命名圖片4

執法人員對企業開展特種設備專項檢查。

未命名圖片5

開展“榜樣面對面 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園區”活動。

  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以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為抓手,大力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充分發揮質量體系基礎支撐作用,牢牢守住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底線,全區市場監管安全形勢平穩可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服務發展成效不斷提高。

堅持底線思維

抓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以更實的舉措強化食品安全綜合治理。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組織召開全區2023年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暨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推進會。堅持以“四個最嚴”要求抓牢食品安全監管,對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特殊食品銷售等環節實施全鏈條監管,完成食品監督抽檢2612批次,快檢1432批次,推動全區153家學校食堂、14家養老機構食堂、13家醫療機構食堂安裝“互聯網+明廚亮灶+AI識別”。

  以更細的作風強化藥品安全專項整治。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打擊整治行動,突出重要品種、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日常監管,相繼開展“醫療器械質量、美容美發機構化妝品質量”等專項檢查,切實保障群眾用藥用械安全。檢查“兩品一械”經營使用單位1068家次,完成“兩品一械”抽檢124批次,成功打造“渝安藥房服務點”2家,全區“兩品一械”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可控。

  以更有效的辦法強化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監管。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南川區市場監管領域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年行動方案》,扎實做好氣瓶、鍋爐和壓力管道的日常監管。共排查特種設備相關企業172家次,全區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合格率持續保持100%,依托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平臺,全面推行電梯無紙化維保和老齡化改造行動,目前電梯無紙化維保率已達82%,并完成134臺15年以上電梯的安全評估,有效保障群眾的安全出行。在“國考國巡”檢查中,全面推動“兩個規定”主體責任100%落實,督促企業完成隱患整改40家次,順利完成國務院安全生產的年度考核工作。聚焦危險化學品、燃氣、煙花爆竹、電動自行車等重點產品,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行動,累計檢查9家工業產品獲證企業、2家煙花爆竹批發企業、171家灶具生產銷售主體、65家電動車銷售企業,共排查安全隱患22條,已全部閉環處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在企業原有產品質量管控的基礎上得到逐步運行。

  以更有力的督查強化內部安全隱患排查。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抓好內部安全生產工作,對辦公樓、檔案室等重點場所和用電、用車、消防安全等重點環節開展全覆蓋排查;強化應急值班值守工作,認真執行領導帶班、24小時專人值班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及時有效處置突發情況,全面提升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堅持守正創新

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市場主體實現穩步增長。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和“個轉企”工作。目前,區市場監管局“一件事一次辦”辦件數量達2871件,個轉企數量達144戶,2023年新設立市場主體12644戶,首次突破市場主體新發展量萬戶大關,新發展率為19.32%,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創新“信用+監管”的新型監管方式,制定出臺區局2023年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計劃,目前我區2022年度企業年報率為91.51%;繼續做好穩住經濟大盤、助企紓困工作,通過落實區局出臺的《精準幫扶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二十條措施》以及上級部門出臺的惠及市場主體的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扶持政策,保障各類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實施五大戰略,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明顯。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深化質量強區戰略,把握質量提升主線,制定印發《南川區質量強區建設行動方案》《南川區質量督察工作辦法》,對16種重點消費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成功指導2家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實施標準化強區戰略,常態化實施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協助43家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開159項執行標準,成功指導1家公司取得“高新技術企業”首次認定,幫扶2家企業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由區市場監管局申報的圖書館市級標準化試點項目成功通過專家組驗收,并成功申報“養老服務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實施知識產權強區戰略,建成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商標品牌服務站)。2023年新授權各類專利353件、商標398件、地理標志1件,新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筆共計1979.13萬元,成功申報知名品牌項目5件、市級專利導航項目1件,培育高價值專利46件,設立區級“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聯系點”10家;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對標市委“一號工程”,全面實現川渝通辦事項線上“網上通辦”、線下“異地可辦”,同宜賓市市場監管局簽訂《質量協同合作協議》,同內江市市場監管局簽訂《消費維權合作協議》,積極構建成渝聯動發展新格局;推進數字化戰略,以市級數字市場監管體系構架為依托,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一圖兩清單”。目前市級市場監管跑道已完成23個應用在“渝快辦”的投入使用,全區陽光餐飲入駐率達90%以上,氣瓶智慧、智慧電梯覆蓋率均達100%,位居全市前列。

  堅持民生導向,市場環境得以有效規范。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建立公平競爭投訴舉報處理和回應機制,去年8月,4家區級部門順利通過市級公平競爭第三方評估。開展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和平臺經濟領域價格監管,重點對行業協會商會、轉供電等領域收費問題加大查處力度;根據每月投訴舉報熱點及消費熱點,動態式發布數據分析報告暨消費提示,在17家ODR企業、38家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中推進實施線下無理由退貨,高效及時辦理投訴舉報。2023年收到投訴舉報2352件,辦結2235件。檢定醫用計量設備2527臺件,加油(氣)機197臺,全區強制管理計量器具使用主體單位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堅持嚴管厚愛

夯實市場監管現代化基礎

  突出干部培養,激勵“爭”的作為。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力推進各項日常工作的同時,狠抓干部職工教育培訓,提升干部職工履職能力和水平,制定并印發區局《2023年干部素質提升培訓計劃》,累計參加市局、區委區政府組織的各類培訓41期次,各業務科室按計劃開展執法辦案、消費維權、食品藥品監管等9期次培訓,培訓147人次。此外,區市場監管局創新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去年7月在市市場監管局干部學校開設干部綜合業務能力培訓班,對全局225名干部職工開展為期3天的全員脫產輪訓,通過培訓學習,提升素質能力。

  推動作風轉變,邁出“進”的步伐。為切實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區市場監管局將2023年作為全局“紀律作風轉變年”和“業務能力提升年”,開展“嚴紀律、轉作風、提服務、促發展”活動,邀請了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相關領導出席動員大會,14個基層黨支部相繼開展了專題組織生活會,紀檢組成立3個督查組下沉一線,對作風問題開展督查,全局干部職工觀念進一步轉變、責任進一步加強、實干進一步加力、精神進一步振奮、紀律進一步嚴格。

  落實標準化建設,展示“新”的形象。為進一步整合行政資源,2023年,區市場監管局將24個基層所優化為16個片區市場監管所,握指成拳,優化基層所運行效率,因地制宜印發了《南川區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方案》,選取了南城市場監管所、大觀市場監管所先行先試,積極申報四星市場監管所,力爭到2025年底全區市場監管所基本達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

(本版稿件由記者李佳遙采寫,圖片由區市場監管局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