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鎮中圖村:以產業強村富民的成功“圖謀”
發布時間:2024-01-08 09:38:06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111111111

       村民在采收藍莓。(圖片攝于2023年6月7日)記者 黎明 攝

  開欄的話:

  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全區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負重前行,奮起拼搏,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新時代新征程新南川建設的開篇之作。即日起,本報推出“抓黨建 促改革 拼經濟 保穩定 惠民生”欄目,聚焦黨建引領、改革攻堅、高質量發展、安全穩定、惠民有感的成效,集中推出一系列重點報道,展示我區各行各業“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濃厚氛圍。

  ■ 記者 黎明

  走進河圖鎮中圖村,田野里,秋播的油菜茁壯成長,成片的青菜頭、豌豆尖綠意盎然;剛建成的糧食加工廠里機器轟鳴,稻米正打包裝袋;村公共服務中心的地壩里,整齊地擺放著旋耕機、收割機等機械;倉庫里,裝滿了水稻、高粱和大豆……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給村集體帶來了收益,2023年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經營性收入就達122.8萬元。

  “謀”出由窮到富新思路

  “原來窮啊,我當村支書時村集體的賬上只有500多元,這還是村上出租茶山的全部收入。”中圖村黨支部書記唐科忠說,早些年中圖村發展不好,主要是沒有產業支撐,集體經濟就是“空中樓閣”。

  于是,唐科忠帶著村支兩委一班人,摸清該村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歷史文化,結合村情,初步制定適合該村發展的規劃藍圖。

  落戶河圖鎮的瑞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要在中圖村擴建茶園,村上積極協調,解決用地問題;瑞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要建藍莓基地,需要流轉土地,唐科忠帶領村支兩委成員7次到訪村民家中,以心換心,打動村民支持藍莓基地建設……

  2021年,唐科忠帶頭成立了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讓全村的3000多畝土地都實現了流轉,提高土地利用率。該村還整合村域內的各項優勢資源,從山頂往下,因時因地發展,把原來的撂荒地全部利用起來,發展稻田養魚、高粱、大豆玉米套種、荷田養魚、茶葉、藍莓等6個主要產業。

  “闖”出產業發展新局面

  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將原來村民一家一戶種植的田地集中起來,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聯合社,發展186畝稻魚共生綜合種養業。

  2022年8月,區農業農村委組織技術人員對中圖村稻魚綜合種養示范基地的水稻和魚進行測產。基地實現每畝產魚75公斤到125公斤,水稻測產實現實收稻谷430公斤。

  “水稻產量雖說和普通稻田差不多,但每畝多收了100公斤左右魚,這一算,每畝比單種水稻增收1200元,水稻和魚均獲得了豐收,稻魚基地收入186萬元。”數據一出,唐科忠興奮不已,因為這是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最關鍵的一戰。

  為了保證稻魚的品質,唐科忠還在基地安裝了智能監控系統,在村委會就能掌控稻魚基地的各種情況。

  “我的信條就是‘膽大、學習’,每年聯合社的1000多畝土地都是我一人機耕的。”唐科忠帶頭當“田秀才”,多次參加區農業農村委主辦的新型農民、農用無人機駕駛、產業發展等培訓,不斷提高技術,開闊眼界。他還和市農科院建立了聯系,由市農科院指導村里種植“蘋果絲瓜”“水果番茄”等新品種,都賣出了好價錢。

  “改”出集體經濟新氣象

  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有1276畝土地,聯合社購置了挖掘機、旋耕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14臺套,除了用于耕作外,還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其他人耕田犁地。單是這一項,股份經濟聯合社就收入20多萬元。

  2023年,股份經濟聯合社投資70多萬元,建起了糧食加工廠,購置了烘干機、精米加工機、包裝機等設施設備。村里生產出的糧食自己加工,唐科忠說:“這樣一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的錢自己掙!”

  “今年預計產4.5萬公斤油菜籽,產出的蔬菜又不耐儲存,現在還差一臺榨油機和一個冷藏庫。”他說,要把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打造成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聯合社。

  現在聯合社帶動全村勞動力務工240人,一年的務工收入在140萬元左右,村民也實現增收。

  如今,村民的精神面貌隨之變化,通過人居環境整治,該村成為庭院整潔、道路干凈、岸綠水清的宜居村。唐科忠表示,接下來,將團結帶領群眾發展產業,通過黨建統領、人才引育、產業招引,走出一條以產業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