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格員在日常交流中了解居民情況。 記者 李崎君 攝
南川融媒訊(記者 李崎君)“消防水管改造后,舊水管偶爾還有水,能不能處理一下。”11月29日,西城街道長遠社區金佛尚城小區網格員安倩在微信群看到業主訴求后,立即上門了解實際情況,又聯系小區物業人員,不到半個小時,該業主反映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線上反映訴求,線下快速處理,這得益于長遠社區實行的“雙網格化”治理模式。
長遠社區有11000多戶居民,常住人口3萬余人。今年4月以來,該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實體網格基礎上,構建了31個網絡網格,建立微信工作群,并積極推動“三員一長”網評員、專職網格員、物業管理員、村居民小組長進圈入群,深化網上網格和實體網格融合融通,實現群內反映、網上溝通、線下協調、鄰里幫助,將城市基層治理延伸到“最后一米”,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我們每個網格員和小區居民都建有微信群,確保群眾問題能第一時間有效解決。”長遠社區黨委副書記沈遠斌表示,網格員與群眾聯系最緊密,也是基層治理最重要的一環,他們按照任務清單跑樓入戶,排查安全隱患、收集意見建議、化解矛盾糾紛,對重點人群、場所分類服務、賦色管理,把群眾“急難愁盼”梳理成“問題清單”,再有針對性地為群眾解決困難,將“問題清單”轉變成“幸福賬單”,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潛移默化提升社區治理維度。
李賢科是長遠小區的一名網格員,走訪群眾、了解需求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小區的環境衛生、矛盾調解、家長里短,他也要管。
日前,小區一業主的車被另一輛車擋住,對方車主未留挪車電話,業主著急送小孩上學,便在微信群里詢問車主。李賢科看到后,根據車牌找到小區車輛進出登記信息聯系上了車主,不到10分鐘,問題就得以順利解決。“群眾事無小事,解群眾所需所盼是網格員的職責所在,我很樂意當大家的貼心人。”李賢科說。
網格員通過日常走訪、微信消息的方式,了解社情民意,梳理群眾需求,將小區內環境衛生、消防安全、矛盾糾紛、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工作做到一事一記,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以“小網格”編織“大服務”。也正因為網上網下聯動,推動了社區綜治、信訪、應急、輿情等“多網合一”,調動不同部門、不同領域、不同主體力量服務網絡,實現“小事不出戶、瑣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
據了解,“雙網格化”建立以來,長遠社區構建了“網民呼叫、網格快反、街道處置、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實體網格賦能,推動基層治理,協助群眾解決各類矛盾糾紛103件,處理群眾服務類事件47條。
“我們將更加細致推進群眾微信群建立,確保網絡網格全覆蓋,進一步發揮社區網格化功能作用,實現群內發現、網上溝通、線下協調、鄰里幫助,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讓網格工作更好服務群眾,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沈遠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