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立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晃眼已人到中年,回首往昔,最值得回憶的還是在區北大門T鎮工作那十余年,親身經歷過的那些“酸辣苦甜”事,這些事時常縈繞心間,教會我會怎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我收獲了人生中一段最寶貴的財富。
憶那十余年的“酸”。曾記得2008年5月第一天去報到時,鎮政府辦公大樓黃黃的土泥墻,昏暗的燈光,下雨天同事拿盆子接寢室屋頂漏水的場景都讓我記憶猶新。由于各種歷史原因,當時的T鎮是北部片區距離城區最邊遠、辦公環境最艱苦的鄉鎮,但比起辦公環境的艱難,在脫貧攻堅期間遍訪貧困戶時的所見所聞才更讓人心酸。全鎮2013年初有建檔貧困戶近五百戶,多為因病、因學、因殘、因災等致貧,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我長期幫扶的貧困戶老陳,父女三人在山溝溝里相依為命,有次年三十去走訪,揭開鍋,父女三人就煮了點蔬菜拌少許肉末過年,讓我鼻子止不住的有些發酸。
憶那十余年的“辣”。最辣的事就是打贏疫情防控、征地拆遷、信訪安全這幾場硬仗。由于T鎮比鄰周邊區縣鄉鎮較多,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與領導和同事在交通卡口連續通宵達旦的值守,與鎮村干部一起在烈日下一輪接一輪的開展核酸檢測,在泥濘中背著重點人群去鎮衛生院進行疫苗接種……在某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后,全體干部在酷暑中去丈量土地,清理房屋結構附屬物,與拆遷戶不厭其煩地做政策解釋工作。最辣的還是與信訪戶們過招,常常需要多名干部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才善罷甘休,當時的心情比嘗朝天辣椒還辣。
憶那十余年的“苦”。最苦的日子應算脫貧攻堅期間,曾記得有位村干部大姐為了規劃飲水工程,由于摩托車失控,摔倒受傷;曾記得在惡劣天氣中鎮村干部加班加點為貧困戶修建搬遷房屋;曾記得許多部門幫扶干部在嚴寒酷暑中為幫扶戶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曾記得和同事們通宵達旦,規范整理各類檔案資料……個中曲折,只有參與其中才冷暖自知。工作再苦再累大家毫無怨言,可因長期加班而面對家人的埋怨時,卻會有一種喝黃連水的感覺。
憶那十余年的“甜”。經過上下同心、歷屆領導同事們的接續苦干,終于圓滿打贏脫貧攻堅戰。當看到每個村都通炒油路,每個組都通水泥路;當看到集鎮新房不斷拔地而起,集鎮面積也新增近一倍,新建的五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順利完工,農村四百多戶困難戶搬進新房;當看到多個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和產業服務中心環境煥然一新;當看到智慧農業大棚蔬菜基地結下豐碩果實……特別是在2017年搶抓歷史機遇,爭取市級重點大項目的前期工作中,在大雨中推車修車,陪專家步行幾公里開展山路調研規劃,到最后項目正式落地建設,這些畫面仿佛就在昨天。如今通過脫貧攻堅和大項目建設,讓全鎮群眾基本都過上了幸福生活,看見鄉親們臉上洋溢著甜蜜的笑容,還是感覺有些欣慰。
離別的季節總是讓人傷感,當知道將要離開這片自己曾灑下過汗水與淚水,青春與遺憾的土地,心中充滿不舍,十四年的風雨兼程,十四年的酸辣苦甜,彈指一揮間,在這里屬于自己的故事雖已結束,但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父老鄉親,我都將終生銘記。結束不過是一種新的開始,相信明天的北大門在新時代會更加燦爛。
回首過往,無怨無悔;展望未來,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