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道勇
春天里,我們去看花,花兒謝了,我們去看什么呢?
人間四月芳菲盡。大觀的櫻花非常有名,每年三月的花期,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櫻花大道成為熱門打卡地。然而,進入四月,許多的花兒都像是懷了寶寶的孕婦,花朵早就吸足了營養,悄悄地躲到子房里孕育果實去了。似乎只待秋天臨盆,她們將再一次奉獻給人們以豐盛的果實。
櫻花大道的櫻花謝了,梅花園的梅花也謝了,于家小院、朱家大院的梨花、桃花也謝了。一個季節總是會賦予一個季節新的使命,四月的季節,賦予大地的就是生產和創造的使命。
梅花園的梅子掛滿了枝頭,雖然青澀,但滿樹的綠葉和隱藏在綠葉之間的果子,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季節的希望。楊柳依依,拂動著湖面水波蕩漾,倒影如畫。建設中的渝湘高鐵高高的橋墩穿過梅花園,暫時打破了梅園的寧靜。但誰能確定,渝湘高鐵開通后,穿梅園而過的高鐵是不是“通往春天的列車”?
櫻花大道已是一片濃密的櫻樹林,四周的田野上,炊煙裊裊;農業示范園區的田土上,蓮花正露出小荷尖尖,土豆長勢不錯;金龍村的村史陳列館里,有些農具,年輕一代已經叫不出它們的名字,說不出它們的用途,而年長者們每用一件不常見的農具拷問住一個人,大家就都發出開心的大笑來。這不是對人的無知的譏笑,而是對時代發展的滿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對大觀的印象是一片花海,是春天的游人如織,但花是駐守在大觀原鄉中的魂,她靜候著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們。只要你來一次,你就會愛上她。年年往復,我們對花的思念勝過了季節本身,像熱愛著一個戀人。我們不能只在她含苞怒放的時候光顧她的城闕,更應該在她生產和創造的時候,去欣賞她,因為,花期過后,這片熱土迎來的是創造和價值。
花謝了,香還在。櫻花大道上“三不加”的醬香永遠飄散在清澈的空氣中。“曬足365天”,講解員指著數百缸依次排開的正在暴曬和發酵的醬缸說。“三不加”實際就是什么都不加對人民的食品安全負責,這是三不加的企業理念。
花謝了,夢還在。一位與土地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全國勞動模范、青年創業者姜國強,2010年大學一畢業就毅然選擇到農村的廣闊天地里追夢。十多年過去了,他的騰春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為重慶蔬菜產業示范基地;他的“翡翠絲瓜”,以畝產量1萬公斤、畝產值4萬元的紀錄創下重慶大田農業生產年產值之冠;他的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能手,成為群眾小康路上的“主心骨”和“領頭雁”。追夢之路上,勞動之花永不凋謝!
花謝了,勁正濃。烈日下,金龍村黨支部書記羅春蘭耐心向我們解說農村基層治理的經驗和法寶。幾年來,金龍村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在黨建統領網格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群眾增收都是南川乃至中心城區的領跑者,成為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這股勁頭,不正是新時代新征程新南川的建設者們的不謝之花嗎!
花謝了又開,在這條自古繁華的川黔古道節點上,大觀正在加速啟航新的征程,努力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