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
發布時間:2023-10-26 09:02:58 來源:
新聞摘要:

  

  □ 熊 芯

  初夏時節,天氣開始變得有些燥熱。

  當村民漸漸忘記那只狐貍的時候,有人在埋葬狐貍的那個陷阱里發現,從陷阱底部居然長出了一叢茂盛的竹子。竹子生長很快,秋天的時候,村里有人砍些新竹回家編竹籠,想裝上雞鴨到鄉場上換錢買糧。不承想,那些雞們鴨們一見到那竹籠就毛骨悚然,滿地撲騰,死活也不肯鉆進竹籠。從此,村里人叫那片竹為狐貍竹。由于再無人去砍伐,那里很快長成一片竹林,格外的茂盛,格外的翠綠。

  村里安靜下來以后,合并江元小學的事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江元村唯一的江元小學是由一座破廟改建。建校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鮮有識字的。

  學校坐落在茵茵如染的大山褶皺處,只有一名教師、三四個學生,因年齡大小不同,只能采用復式教學方法。由于條件艱苦、居住分散、校舍簡陋,難得有老師在這里安心教學,絕大部分孩子零零散散讀完小學后便輟學了。初中則要到更遠的河魚鎮去就讀,從建校到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江元村僅僅只有3個初中生。后來,高中畢業的黃仁華,從洪洞村來到江元村當何家的上門女婿,他倒成為江元小學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

  江元村小馬上要撤了,安置學生到異地上學成為村委的一項重要任務。村里安排袁大福征求每位家長的意見,可選擇到河魚鎮讀初中,也可申請到縣城里的一中、二中兩所學校。能去縣城里的學校讀書,對于大山里的孩子來說,是多么自豪而又幸福的事情呢,袁大福的小兒子袁春旺直接進了川南中學,因我父母支持我去縣城讀書,我也很順利地進入了川南二中。黃磊向母親哭訴也要和我一起去縣城讀書,可是,袁大福卻說:“到縣城讀書只有兩個名額。”何江紅知道袁大福是有意為難她,便對兒子說:“兒啦,你一定要給為娘的爭口氣呀,你看人家有權有勢,就是到縣城讀個書,那個姓袁的,也隨意拿捏我們孤兒寡母,你要是將來強大了,誰還敢欺負咱們呢?”何江紅邊哭邊擦眼淚,黃磊也跟著母親哭,哭過了,黃磊毫無選擇余地只好去讀河魚中學。

  我去川南二中讀書的那個早晨,黃磊給我拎東西送我去鎮上趕客車。我倆從袁大福房子后邊路過,黃磊突然想起母親的話,心里頓時痛恨起袁大福來。他從路邊的草叢中撿起石塊投向袁大福的瓦房。伴隨“噼啪”一聲,屋里傳出袁大福婆娘的罵聲。聽到屋里傳出的罵聲,黃磊覺得還不夠解氣,又朝瓦屋扔了一顆較大一點的石頭,然后才一溜煙跑進了林子里,跑了很遠很遠我們才停下來。黃磊站在路邊,兩手叉腰,邊喘氣邊傻傻地笑,笑得開懷捧腹,笑得雙肩顫抖。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