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聶靈靈
南城街道是中心城區進入南川的門戶,渝湘高速、南萬高速、三萬南鐵路橫貫其境,石雷公路、天馬公路、西北坡環線公路和400公里通村公路暢連城鄉,坐擁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金佛山西坡),立體氣候明顯,生態資源富集,森林覆蓋率達70%,是休閑度假、文旅康養的理想之地。
聚焦2023年,南城街道景城融合發展成效初顯、城市面貌極大提升、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群眾深切感受到這片沃土上洋溢著砥礪奮進的激情,享受著新時代新征程帶來的豐碩果實。
景城相融 宜居宜游
長空如洗的藍天,壯麗秀美的山川,碧綠深幽的山林……初秋時節,南城街道依舊景色秀美怡人,金佛山美景串珠成鏈、良瑜·國際養生谷度假區景與村相融,漆樹堂新晉打卡地,每一處景城相融都彰顯著南城街道緊抓金佛山旅游主通道和康養資源優勢,依托“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品牌,加快建設城區至金佛山“景城一體”旅游經濟示范帶。
一城山水,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今年夏末,居住在良瑜·國際養生谷度假區的朱女士帶著家人依依不舍地離開,她說:“良瑜承包了我整個夏天的樂趣,每天生活在清新秀美的環境中,享受著舒適的溫度,沿山呼吸著新鮮空氣,生活很是愜意。不僅如此,這里配套設施也齊全,買菜煮飯、休閑鍛煉、交通出行都十分方便?!?/p>
今年,在景城融合發展上,南城街道景城大道基本成型,良瑜·國際養生谷二期、里仁美棲康養地產加快建設,良瑜貓墅營地完成規劃,轄區9個露營基地已建成營位1198個。天星小鎮完成升級改造,棲樂谷親子樂園投入運營,金佛山溪降樂園開園迎客,多米山、山中云居等民宿建成投用,轄區民宿達到12家,農家樂34個、床位870個;廣源避暑山莊、星溪露營基地等完成提質擴建。
金佛山國際旅游文化節暨杜鵑花節、金佛山濱水露營音樂節、新能源汽車環金佛山178定向賽、2023中國健身名山·金佛山第八屆登山賽等賽事活動也在這里成功舉辦。
景在城里,城在景中。游客留得住、群眾幸福感高、投資業主愿來,南城街道成為南川景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主陣地,吸引各類市場主體1.03萬家,其中規上工業14家、資質等級建筑業10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65家、重點服務業9家,是南川康養、旅游、商貿重點街鎮。
城市提升 煥發新生
干凈整潔、服務優質、文明有序、和諧宜居……城市提升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些都得益于南城街道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利民舉措。
今年,南城街道持續鞏固國衛成果,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順利推進電信公司家屬院、河濱南路片區等4個老舊小區改造;人民銀行家屬院改造升級為書香示范小區;三圣路片區老舊小區升級改造正在編制規劃中。城區供水一體化項目、鷹巖和華爾寺水廠主體工程即將完工,鳳嘴江河道整治工程、天星小鎮至文華污水管網工程順利推進,城鄉垃圾收運一體化正常運轉,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站點升級改造已完成54個,生活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全覆蓋。
城市環境提升,不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南城街道以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為契機,以網格“小切口”撬動組織“大變革”,充分發揮黨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深度開發、利用網格內各種資源,組建清橋社區網格治理黨建聯盟,通過構建“紅色合伙人”機制,整合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各類資源參與網格基層治理,為構建共駐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注入強勁的紅色動能。
在探索實行黨建聯盟機制過程中,該街道推出“群眾點單、社區派單、聯盟成員單位接單”的“三單制”服務模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布“點單”信息,發動黨建聯盟紅色合伙人積極認領,多措并舉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鄉村振興 再添活力
鄉村振興看什么?看群眾腰包鼓不鼓,看生活環境美不美,看產業發展好不好……今年以來,南城街道加快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突出抓好產業振興,官地、仁樂、萬隆等蔬菜基地種植面積達到8500畝,蔬菜年產量達到1.5萬噸;半溪河至松林茶葉示范片種植面積達到7000畝,春季產茶36噸,實現產值600萬元,帶動村民務工1000余人次。
如今,文鳳片區特色油菜示范帶完成規劃設計,5.6公里“四好”農村路、楊興壩研學基地、紅花溝河道整治等項目已開工建設。清泉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驗收,撂荒地復耕復種超額完成任務,耕地恢復補充完成工作量的85%。7個村(社區)推行鄉村振興積分制,6個小院啟動微治理。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3元,增長6.8%。
鄉村要振興,企業既是經濟活力的源泉,也是推動發展的引擎。
南城街道把企業發展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充分做好服務企業工作,充分釋放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助推鄉村振興。以康養旅游、特色農業為推介招商重點,培育村企共建共享增長極。2023年,開展招商推介活動3次,走訪調研參與“萬企興萬村”企業60家次,幫助解決困難問題15個;啟動春洪米業大米恒溫冷藏、重慶漫君家庭農場等5個項目建設;累計實施項目34個,總投資15000萬元,帶動就業1000余人。
今年以來,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協調企業貸款2000萬元,推薦企業用工160人,辦理小額擔保貸款920萬元,化解廠群矛盾糾紛200余起,新發展市場主體520家,轄區市場主體累計達10339家。征地拆遷全面完成,頁巖氣勘探開發、220千伏萬宏線輸變電工程等12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引進企業落地投資4500萬元,洗精煤項目建成投產。上半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98億元;規下工業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6.7%,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