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村“農旅融合促鄉村振興”示范點風景。
記者 黎明 文/圖
日前,市鄉村振興局評選出全市45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經驗,山王坪鎮發展“苦、甜、游”三大特色產業入選其中,并奪得鄉鎮級一等獎。9月5日,記者走進山王坪鎮,探尋獲獎背后的故事。
沿著蜿蜒的柏油路前行,只見森林茂密、田園青綠、農舍精致……曾經的邊遠鄉鎮,已經煥然一新。
近年來,山王坪鎮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優勢,做優做強中藥材、蜂蜜和糯玉米、鄉村旅游“苦、甜、游”三大特色產業,發展3000畝黃連、4500余群中蜂、3000多畝糯玉米,鄉村發展“風生水起”。
興產業
種植藥材告別“苦”
“今年黃連行情很好,每斤能賣105元,我能賣50多萬元。”說起黃連,山王坪鎮廟壩村村民夏春學喜上眉梢,他在廟壩村種植了50畝黃連,因行情好價格高,能掙不少錢。除了黃連,今年,他還在龍泉村種植了270畝黃精、40畝虎杖等中藥材。
夏春學中藥材種植的發展壯大,是山王坪鎮提質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王坪鎮以“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相關制藥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添置生產設備、開展技術培訓、培育黃連經紀人等方式,在廟壩村打造以黃連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園,發展200畝以上黃連種植基地2個,積極引導農戶做優做強中藥材產業。現已累計發展黃連、玄參、五倍子等中藥材共3000多畝,實現人均增收1200余元。
挖潛力
玉米蜂蜜一樣“甜”
近年來,山王坪鎮依托海拔和氣候優勢養殖中華蜜蜂,通過為蜂農開展技術培訓、培育致富帶頭人等方式,鼓勵群眾養蜂增收。目前,全鎮中蜂養殖規模達4500余群,年產蜂蜜約7噸,產值約150萬元。養蜂成為村民甜蜜的事業。
如今的山王坪鎮,又增加了一味“甜”——糯玉米。
眼下,山王坪鎮的村民正忙著搶收糯玉米,田間地頭一片熱火朝天。
“我們種植的糯玉米個頭大、口感好,而且我們村海拔高,采收期較晚,10月前都是糯玉米的采收期,正好錯峰上市。”河嘴村種植大戶王德華今年種植了300多畝糯玉米,他預計今年產量約20萬斤。
據介紹,2021年,山王坪鎮邀請市農科院和區農業農村委相關專家進行指導和規劃種植糯玉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年,山王坪鎮充分拓展和整治撂荒地,動員企業和大戶種植以香甜糯為主要品種的糯玉米,目前種植規模已達3000余畝。
抓特色
一村一品產業“旺”
在龍泉村天之游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有村民正往印有“白頰黑葉猴糯”的包裝箱里裝糯玉米。
“‘白頰黑葉猴糯’是我們山王坪鎮的糯玉米品牌,以前不起眼的苞谷,現在可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合作社負責人夏秋木介紹。
廟壩村的黃連、中蜂、筍竹;龍泉村的油菜;河嘴村的水稻、糯玉米;山王坪村的高山反季節蔬菜……近年來,該鎮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讓各村利用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科學種植,進一步鞏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鄉村特色發展。
同時,山王坪鎮還深挖“山王坪”“黑葉猴”等特色元素,打造“百頰黑葉猴”蜂蜜、花糯品牌,把原生態“土貨”變精變美變好,并積極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促進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持續打響山王坪農產品品牌。
深耕資源稟賦 加碼鄉村旅游
“這里地處‘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環線,位置好風景美,讓人來了還想再來。”近日,從中心城區自駕前來山王坪鎮山王坪村云崖森林露營基地露營的羅女士說,露營地的水電、廁所配套非常完善,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合理布局 全域旅游“花盛開”
云崖森林露營基地負責人宋春宇介紹,他們基地有55個營位,每個營位通電、通水,配套完善,自8月1日試營業以來,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露營。
近年來,山王坪鎮加強生態保護力度,把風景優美、氣候舒適、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的村社打造成為中心城區避暑納涼、森林康養的好地方。山王坪鎮也殊榮不斷,該鎮獲評“重慶氣候清涼避暑地”稱號,廟壩村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山王坪村獲“重慶市綠色示范村”稱號。
如今,山王坪鎮不斷提升旅游品質,新建露營地12家,營位1000余個,打造“杉語·銀杏樹下”精品民宿1個、天山坪峽谷游客接待中心1個,高標準打造人望坪民宿項目,極大地滿足了游客的需求。
依托資源 村民吃上“旅游飯”
“今年南川最火的就是‘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這里海拔1000多米,來此納涼避暑客絡繹不絕。”8月29日,山王坪村“石林修竹”農家樂老板韋琴一邊招呼客人一邊說。
韋琴以前在外打工,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她改造了自家老房,開辦了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又掙錢又能顧家,這不比在外打工好多了嗎!”韋琴說。
近年來,山王坪鎮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游、鄉村游,截至目前,該鎮已引導群眾改造老舊院落開辦特色農家樂20余家。
游客的到來,讓村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原本漫山遍野生長的竹筍、村民放養的雞鴨、種植的高山蔬菜,如今紛紛變身“爆款”土特產,成為裝進游客汽車后備箱的特色旅游產品,給村民又添了一筆收入。
科學規劃 農旅融合“新作為”
走進山王坪鎮龍泉村秦家灣,這里的人居環境和村民農房進行了統一設計改造,已經完成改造的農家小院白墻青瓦格外亮眼,搭配原石原木的庭院圍墻,整體外觀與庭院相得益彰,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
據悉,山王坪鎮將該村的秦家灣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作為與四川美術學院合作成立的南川區山王坪黑葉猴主題“農旅融合促鄉村振興”課題研究團隊的研究課題之一,該項目包括福壽寺路口入口區域形象提升工程,秦家灣鄉村廣場建設工程,中草藥種植示范園建設等,在景觀建設的同時美化著鄉村人居環境。項目計劃到2025年底,將龍泉村打造成集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休閑體驗農業、休閑度假產業四大產業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特色鄉村。
山王坪鎮黨委書記何川介紹,下一步,該鎮將聚焦山王坪國際旅游度假區大項目建設和鄉村振興兩大抓手,接續規劃、加速建設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提升工程、人望坪精品民宿、秦家灣美麗鄉村等項目,源源不斷為山王坪鎮的發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