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敏生
誰也阻擋不住河流前行的腳步,就連青山,峽谷,巖石,樹木,村莊,以及我們人,都無能為力。
當我凝望著清澈的小河水,不禁聯想到一首兒歌:“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進小溪里;溪水溪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進江河里;江水河水你們要到哪里去?我們都要流進海洋里?!笔茄?,只有河水是任性而執著的,能緊盯目標,一路前行,永不停歇。
河水的源頭在哪里?在巖石縫隙里,在老橡樹下,翠竹叢里,長滿綠油油青苔的青崖下,一串串晶瑩的水滴,一排排倒掛的白亮亮水線,一個個泛著水泡泡的泉眼里,一條條碎花濺玉般的小瀑布,漸漸匯聚成奔流的小溪,一路順著山勢,打個轉兒,回個小旋渦兒,載著林間飄落的幾片黃葉,幾朵落花,跌宕起伏,水花飛濺,向東流淌。
河水在山間奔流著,歌唱著。從高處俯瞰,河水奔流的形狀,或呈“之”字形,或呈“幾”字形,或呈“川”字形,或呈“S”形,如一條蜿蜒盤旋的飛龍,在青山翠谷中游動。此刻,我方才明白了“千回百轉”的意義。明凈的小河水,有的一路引吭高歌,有的一路淺吟低唱,有的一路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的河流逶迤流進白云繚繞的遠山里,有的仿佛輕輕流進蔚藍遼闊的云際里。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山水自然入詩、入畫。水繞著山,山圍著水,山與水是一對風雨無阻的夫妻;山孕育水,水映著山,山水相依,共同譜寫了一曲山高水長、山清水秀的大自然生態美之贊歌。
有河水經過的地方就有村莊存在。人們翻過山,來到河邊,人們逐河而居,繁衍生息。人們常常喜歡選擇山南水北的地方,依山傍水,筑屋建房,圍堰造田,一代又一代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正因為河水的滋潤,才使村莊如雨后春筍般的茁壯成長。
有河流流過的地方就能望見生機勃勃的田野。在山谷間,河流從村莊旁流過,田野圍繞著裊裊炊煙的村莊,向著四面八方展開來,縱橫交錯的河流溝渠,嘩嘩流進大田里,那些碧綠的、金黃的、火紅的、紫色的、綻放花朵的、結著累累碩果的,這些五顏六色的莊稼、蔬菜和果子,在河流和田間線條的自然勾勒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構成河谷間一幅壯美的風景。山是無私的,河是無私的,田地是無私的,人們依靠大自然的饋贈,依靠自己的辛勤勞作,才換來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換來了村落里彌漫的人間煙火。
有的山間河水,被攔腰筑成攔河壩,被引進丘陵旱塬上,被引進田間地頭;有的河水翻山越嶺,被引進偏僻的小山村,解決了那里祖祖輩輩缺水的難題。如今,在庭院里,自來水管白花花的水流如注,田野里,玉米大豆等莊稼,咕咚咕咚地縱情“喝著”來自山間清澈的小河水。一陣清新的風吹過,碧綠的莊稼迎風婆娑起舞,“颯颯”作響,綠浪翻滾,仿佛在演奏一曲田園交響曲。此刻,鄉村田園壯美的風光,令過往行人駐足陶醉。
有河流走過的地方就誕生靈動的風景。人們在河邊植樹造林,筑壩造湖,養魚種藕,修建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閑暇時,人們讀山望水,休閑康養,享受大自然山水帶來的閑情逸致。
河水在山谷間蜿蜒游動,奔騰著。生活在山水之間的人們,享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人們保護著大自然的同時,大自然也在護佑著我們。人與山水,譜寫了一曲和諧共生的生命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