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彬(右二)與年輕采編人員交流技術。察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 姜峰 王欣悅 劉政寧
出昌都市區,沿著瀾滄江向南行駛,不到一個小時就進入了察雅縣境內。
從1995年起,重慶市開始對口援助昌都市及其所轄類烏齊、芒康兩縣,2016年起增加援助察雅縣。
盡管起步晚,重慶援藏工作隊在察雅縣也早已由“輸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轉變。一年來,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察雅縣工作隊就重點圍繞加大智力援藏力度、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發力。
在察雅縣,我們就感受到了“授人以漁”的新思路——“媒體援藏”。
來自重慶市南川區融媒體中心的李彬,去年7月到察雅縣融媒體中心擔任了副主任一職。剛到這里,李彬了解到縣融媒體中心只有3名記者能拍攝,且沒有一個人具有航拍技能,甚至無法提供出一張縣城的航拍全景圖。到網上搜索,李彬發現與察雅縣相關的信息不僅少,還比較陳舊。于是,他決定把加大對外宣傳和人才培養作為自己援藏工作的重點來開展。
7月底,正是察雅縣的秋收季節。初上高原,李彬便馬不停蹄地帶著記者一同前往瀾滄江河谷兩岸,對青稞豐收場景進行拍攝采訪。在他的推動下,當年察雅縣的秋糧收割在各大媒體得到廣泛傳播。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年來,察雅縣在中央級媒體刊發新聞報道17篇,遠超往年水平,通過媒體屬性將援藏工作與察雅縣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察雅的風土人情宣傳了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察雅、走進察雅,助推了察雅縣的更好發展,擦亮了察雅名片,為援藏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
除了對外宣傳力度顯著提升,李彬還牽頭為察雅縣融媒體中心搭建了反映當地高原生態風光、特色文旅資源的視圖媒體數字資產庫。“這一年來,該資產庫已為察雅縣的招商引資等重要活動,提供了32次視圖媒體支撐?!崩畋蛘f,今年6月,縣融媒體中心還依靠自身力量,為察雅縣制作了城市宣傳片。
通過智力幫扶,察雅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的各項采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斑^去的一年時間,我最驕傲的是帶出了一批能獨當一面的‘徒弟’?!崩畋蛐χ嬖V我們,他剛來時,采編人員都稱他“李主任”,現在高興時叫“李老師”,不高興時則稱“老李頭”?!胺Q呼的轉變,代表我得到了他們的認可,這就是通過交往加深了交流,通過交流實現了交融。”李彬說,自己的援藏生涯還有不到半年時間,看到如今融媒體中心采編力量不斷壯大,自己既欣慰又自豪。
察雅名片越擦越亮,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紅利。
走進縣城西北方的吉塘鎮,這個藏語意為“安逸美麗之壩”的地方,是察雅縣的門戶,也是川藏公路南線、滇藏公路至昌都的必經之地。在重慶援藏工作隊的幫扶下,這里開起了一座灑咧營地,各色精致的藏式房屋前,游客野炊、聚餐、跳舞……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灑咧,是什么意思?”
“在藏語里就是一群人圍在一起耍壩子,可以理解為農家樂?!币娢覀冇行├Щ螅馗刹?、擔任察雅縣商務局副局長的李松解釋道,儼然已是本地通,“隨著察雅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這一年來我們順利引進了3個項目,總投資2800萬元,將帶動上百名農牧民就業?!?/p>
更多的智力援藏,正在潛移默化間改變著察雅的面貌——
為提升當地醫護人員的整體水平,重慶援藏工作隊籌辦了察雅衛生健康系統赴渝交流學習班;在察雅開展執業醫師理論、院感防護等多輪培訓,提升醫療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利用重慶高校資源,圍繞“基層衛生人員學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系統化培訓、公共衛生體系及重點學科建設”等深入開展校地合作……
瀾滄江邊的金色察雅,一場從“輸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的深刻轉變,正為這里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