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香渡
發布時間:2023-07-25 08:59:49 來源:
新聞摘要:

  

  □ 程彧

  黎香渡不是渡口。在南川生態大觀園的黎香湖濕地生態公園里面,隱藏著一片合院風格的瓦屋,沿山勢錯落,安靜地包圍在茂密竹林之中。院子就是黎香渡,確切的名字叫漫居·黎香渡。

  從中心城區上包茂高速巴南收費站,往南行40多公里,到了大觀,出高速收費站,迎面就是南川生態大觀園。大觀園的起點在新落成的大觀原點,從原點向前左右三面輻射出黎香湖生態旅游、金龍村原鄉生活體驗、產業環線和鄉村野趣生活四條精品鄉村旅游線路。雖然叫大觀園,但范圍早已經突破大觀鎮的區域限制,依托大觀原點及附近的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面積已經覆蓋了大觀鎮石橋村、中江村、金龍村,木涼鎮漢場壩、云都寺村,河圖鎮騎坪村,黎香湖鎮黎香湖濕地生態公園,太平場鎮三星村、清涼山等區域。

  2016年南川生態大觀園對外開放,以“紫色愛戀薰衣草園”“眾里尋她玫瑰園”“前程似火紅千層園”“粉色童話櫻花園”“金色飄香桂花園”等十二個最具代表性的花果園區組成,號稱鄉村旅游的“十二金釵”。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園區根據游客的喜好與時俱進作了調整,香草園的柳葉馬鞭草換成了一望無垠的藍莓,梅花園建成了配套完善規模宏大的濱湖公園……細數起來,已經遠不止十二處風景。

  南川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的生態后花園后,大觀園更是這個后花園中的核心組團之一。四季風景殊異,春天萬物生長,草木豐茂;夏天荷葉田田,百花飄香;秋天霜葉染紅,五谷起浪;冬天雪落山川,大地蒼茫,無愧為鑲嵌在重慶之南的一塊巨幅錦繡。

  漫居·黎香渡,一個安靜地躺在黎香湖濕地生態公園里的院子,就像生態大觀園這塊錦繡上的一個音符,在四季風景里發出美妙樂音。

  我記得院子最初的名字叫拙耕園。拙耕園往里走,有一個舞臺,2022年某天,舞臺上正在舉辦南川的“村晚”,在熱鬧的村晚現場,遇見紅曼農業總經理魏先曼。她是一個風風火火爽朗不拘的漂亮女子,跑前跑后忙碌,告訴我們拙耕園已經重新裝修打造,變成了紅曼農業旗下的又一處民宿,名叫漫居·黎香渡。

  黎香渡,這個民宿的名字,自然會想到這里有河有渡,然而眼前并沒有看到江河。這個問題讓我疑惑了不少時間。認識魏總是在河圖鎮她開辦的第一家民宿漫居·有點田,后來在朋友圈經常看到她像鄉村姑娘般樸素打扮,時常挽起褲腿下到田里,或者背上背篼裝些農家糧食土產,為鄉親們推銷吆喝,讓人發自內心敬佩。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相約又去漫居·黎香渡,魏總撥開小路上鋪得密不透氣的花叢,帶我們到一條十數米寬的河邊,這才發現有一條藏得極深的小河。河岸上實木搭成的四方平臺,擺了煮茶桌子,桌子上放了點心,河邊有魚竿空懸。河的兩岸被樹林遮擋,仿佛跟外界隔離開來,只有陽光從林梢穿透下來,卟卟響起的煮茶聲音,懶散而孤獨,很貼近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我才似乎有些明白為什么叫黎香渡。

  細細打量漫居·黎香渡,常年被森林氣息包裹和五彩花香浸潤的這個院子,墻上的每一塊青磚,都摸得到蒼翠的痕跡,她們不是來自塵世,一定是遠離俗世飛鳥對樹與花的私語;每一個厚實的木門,都是連接夢想與現實的通道,又是煙火兩忘的屏障,里面關上門,休養生息不問世事,打開大門又意氣風發擁抱人間。

  黎香溪是穿過整個濕地生態園的一條彎曲小河,從黎香湖水庫開始跋涉,在漫居·黎香渡前面流過。穿水洞橋出濕地生態公園,流經南川太平場鎮、涪陵增福鎮,到涪陵藺市鎮匯入滾滾長江。

  從漫居·黎香渡大門口往生態園的中心方向,一條掩藏的小路下去就到達黎香溪邊。古色古香的小木拱橋連通兩岸。對岸的溪邊,綿延數里的落葉松沿溪邊步道挺拔高聳。微涼的山風在樹梢搖晃,發出音樂的節奏。陽光穿射樹間,人在小路綣繾,身上心里都生出溫暖的光芒。

  黎香溪此岸,木拱橋的左邊,就是養心的最佳處。煮茶垂釣,面朝溪流,椅上半躺,與對岸花木相顧無言。通往漫居·黎香渡的小路又被花枝藏了起來,背后叢林蓊郁,密不透光。除了一河慢慢流動的黎香溪水,人在此中,時光靜止,任你虛度。

  在南川生態大觀園,倚靠黎香湖一池山水,用漫居·黎香渡的清靜時光,放下身心,渡河,渡人,渡己。

  (作者系南岸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