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那一方山水田園
發布時間:2023-07-20 08:56:03 來源:
新聞摘要:

  

  □ 羅毅

  從航拍的照片看,崇山峻嶺間,山川青綠,輕霧繚繞。道路如縷,毛細血管般纏繞,蜿蜒遠方。茂密叢林里,形似貝殼的鄉宿安臥,仿佛放射著微光的圓環盤狀建筑物從天而降于山崗,恰似傳說中的巨無霸飛碟,靜悄悄地飛抵人間。細端詳,那山水田園間別致的圓形酒店,又神似著名的福建土樓造型。啥時候,土樓搬來了咱南川?

  圖示清楚地表明:大觀原點。我突然有些發懵,無比熟悉的大觀,那一方土地,何來陌生的原點?

  多年以前,因各種理由或者不需要理由,我多次造訪過南川的大小村寨。尤其是大觀,因離中心城區較近,三五十分鐘的高速公路車程,幾乎是說到就到,方便。于是我就把節假日的休閑時光和無以計數的腳印,留在了大觀鎮的溝溝坎坎。

  曾經反復去過鐵橋仙寨,因為仙寨前方有郁郁蔥蔥的香草園;與好友在香爐寺品茗、留宿;受邀深入生態農業大觀園、龍川江采風,把鄉村“十二金釵”等美好風物記錄于筆下。

  去得多了,大觀的村莊、田野、山川、河流,甚至農家養了多少只雞鴨、種了幾畝田土,基本上了然。那時候,脫貧攻堅的戰鼓正在敲響,大觀鎮上的碉樓猶在,土溪水庫剛剛改名為黎香湖,大觀園正初成氣候,一切都還是原始的狀態。我清楚地記得,大觀山水田園間,一條條公路正在加緊修筑,一座座如蜻蜓舞動翅膀的施工塔吊在旋轉,一幢幢村民新居拔地而起,一切都在向上生長,一切都是剛剛蘇醒的樣子。那些日子,我們見證著大觀的發展,快樂地行走于龍川江畔,住宿在鐵橋仙寨,游玩在香草花園、李子樹下……哪來什么原點?

  今年暮春,回訪大觀,陌生而突兀的大觀原點群落,著實讓人吃驚不小。這坐落于大觀高速路下道口附近的“鄉頌”風物集市、鄉野學堂所在地,十多年前還是一片野地荒山,那泥濘碎石公路邊的小山包上,生長著零亂的雜草樹木,毫無章法的雞窩地里,栽種著并無太多收成指望的莊稼。有風拂過,有村狗撒野,間或有牽著牛羊的農人出沒。濃濃的山野氣息,準確無誤地告訴初來的人們,這里,是原汁原味的鄉村。

  但是現在,以圓形酒店為地標的荒山野地,變身為精致的大觀原點。月牙形的小廣場,規劃整齊的停車場,水波蕩漾的池塘,四通八達的柏油路,仿佛一夜之間,奔來此地。

  原點好看!亭臺樓閣,小橋老樹,屋舍儼然。快捷的電瓶車穿梭在平坦的馬路上,琳瑯滿目的集市,生意興隆的飯莊,溫馨可人的酒店,墨香濃濃的書屋,設施完善的游客中心,聚集了招攬八方來客的所有旅游元素。走進原點,吃住行玩,一應俱全。

  以原點為起點,北上黎香湖生態大道,可去“花田小院”品茗小坐,可去中江村荷花園打卡,可去觀川軍血戰實景演出,可去黎香湖濕地生態公園流連忘返。由東向北,是金龍村鄉村體驗精品旅游線路,可帶你進入神農廣場,步入濱水步道,參觀產業孵化園和藍莓基地,拜訪中醫藥博物館、長城茶業。向東南,則是熟悉的鐵橋村,可觀梅華園、永福寺……因而大觀原點,獲評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示范案例。今日大觀,今非昔比,是響當當的全市鄉村振興強鎮呢。

  如數家珍的介紹,充滿了鄉村振興帶頭人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心動不如行動,我們趕緊走走看看,往鐵橋村于家院子方向而去。

  所見景象又讓我驚奇。千畝藍莓種植基地,與現代化的藍莓生產工廠相生相伴,這是過去沒有的;那些低矮破敗的農家小屋不見了,變成了清一色的磚瓦房或兩層小洋樓;走過一戶又一戶掛有“美麗庭院”小木牌的農舍民居,皆是垃圾不亂甩、柴草不亂堆、院壩干凈衛生;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就連村民出行的小路,也鋪上了城市道路才能見到的瀝青……

  我邊走邊看,不懷好意地嗅嗅鼻子,呵呵,除了山野間的清新空氣,并無過去慣常的鄉村氣味。那標志性的豬大糞的氣味、腐爛舊物的氣息,哪里去了?

  我了解到,大觀鎮的人居環境整治、污水管網改造、生活垃圾清理、無害化衛生廁所修建、鄉村生活便道硬化、庭院綠化等工作已成常態。鎮里有明文規定,遏制建筑揚塵、秸稈焚燒,污染企業關停,強化了畜禽圈養、垃圾無害化處理、農藥減量增效,有效減少了面源污染。這不,大觀的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吸引了好多城里人來這里游玩。

  如此看來,大觀早已不是我心中的舊日景象。鄉村振興的春風,已經在這片大地上勁吹。情牽這一方山水田園,我向大觀鎮這個美麗的地方,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

  (作者系重慶市金融作協主席)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