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社區:加速發展“三板斧” 集體經濟“筋骨壯”
發布時間:2023-07-07 09:28:36 來源:
新聞摘要:

  

  近日,水江鎮大龍社區村民劉慶懷和工友們在一處工地上忙碌……“通過村里勞務公司接項目工程,我們在工地上務工,不僅能就近照顧家里,一個月也有四五千元穩定收入。”劉慶懷說。

  大龍社區黨委書記張懷德介紹,近年來,大龍社區通過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成立社區通信合作社、出租倉儲中心、創辦勞務公司等多種途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第一斧”

  成立社區通信合作社

  去年5月,水江鎮大龍社區通信合作社成立。

  該合作社采取“社區投資、居民受益”的方式,由大龍社區村級集體資金入股,與中國聯通公司重慶市分公司共建、共管、共享,從而加速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運營。它將致力于完善農村基礎網絡設施,打造鄉村智慧服務站,為村民免費提供“數字鄉村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張懷德說,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與聯通達成合作,共同建設大龍社區有線網絡項目,通過村集體出資進行二級分光(包含)以下的網絡投資建設,按照“端口租用費+裝機維護費+營銷傭金”的模式進行業務合作,該項目投資少、收益高,當年即可回籠資金,收益可持續。現在,大龍社區通信合作社已開卡224戶,寬帶竣工69戶,還有70余戶寬帶在安裝中,已實現集體經濟收益5.5萬余元。如按照100戶/年計算,5年可以增加集體收益30萬元左右。

  “隨著大龍社區通信合作社有線網絡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大龍居民加入到通信合作社中,分紅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張懷德說。

  “第二斧”

  創辦勞務公司抱團掙錢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腳步加快,村里房屋、土地陸續被征收,村民的就業和收入成為問題。

  2021年1月,大龍社區通過“黨建+公司+村民”發展模式,注冊了礦垣勞務公司,公司在5個居民小組分別成立5個施工隊。

  萬事開頭難,為打開市場,大龍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帶頭收集信息,認真梳理線索,主動出擊洽談。

  現如今,社區黨委通過挖掘優勢、撬動資源,先后打開了勞動服務、園林綠化、挖土工程、管道水電安裝等項目市場,先后承包了天宮路危舊房改造、水江農貿市場維修、水江鎮環保項目等工程的施工。這些舉措不僅使大龍社區集體經濟增收10萬多元,還解決了近百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實現了公司求發展、村民學技術、村集體增收入的“三贏”局面。

  “第三斧”

  出租倉儲中心造血

  大龍社區充分利用廢棄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過反復研究、討論,將原曙光小學校舍改建為1600平方米的大龍社區倉儲中心。

  去年12月,投入100多萬元的倉儲中心竣工,大龍社區與水江科瑞東和制藥廠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每年可以增加集體收入18萬元左右。

  張懷德介紹,通過多途徑的創收,大龍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34萬元。社區正在謀劃如殯葬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力求通過更多途徑,提高集體收入。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