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食養 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發布時間:2023-05-22 09:02:54 來源:
新聞摘要:

  

  ■ 記者 劉曉娟

  5月20日是第34個“5·20”中國學生營養日,本次健康宣傳的主題是“科學食養 助力兒童健康成長”。連日來,我區各學校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宣傳活動,為學生傳遞科學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知識。

  每天科學營養吃早餐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早上沒有時間準備早餐,或者在街頭隨便買點吃的對付一下。早餐作為一天中的第一餐,要不要吃?怎么吃得科學又營養?區中小學衛生保健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國家四級公共營養師李獻介紹,不吃早餐容易引起能量和其他營養素的不足,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風險和影響認知能力。

  什么時候吃?吃什么?吃多少?建議起床后間隔一段時間后再吃早餐,不過也不建議早餐吃得太晚,建議早餐安排在6:30~8:30。早餐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占全天的25%~30%,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早餐營養要充足,應包括饅頭、粥、面條、米線、米飯、紅薯、芋頭等谷薯類;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奶、酸奶、豆漿、豆腐等奶類/豆類;黃瓜、蘋果等新鮮水果蔬菜中的三類以上的食物。

  養成每天足量

  飲奶的好習慣

  李獻介紹,牛奶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最大的營養特點是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鈣,這兩種物質對于同學們長身體、長個子、少得病非常重要。

  牛奶怎么選?怎么喝?喝多少?李獻介紹,根據《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建議,每天要喝300克及以上牛奶或者食用相當量的奶制品。也就是說,可以每天喝300克及以上的牛奶或者300克酸奶,或者大約37.5克的奶粉或者30克的奶酪。也可以換著花樣組合飲用。比如可以每天一杯200毫升的牛奶再加一小盒酸奶。

  李獻介紹,如果包裝上有飲料、飲品這樣的字樣,或者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水,那這樣的食品屬于飲料類,并不是真正的奶制品,要少喝。

  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

  這樣來食養

  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是指他們的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身高標準參照值。膳食結構不合理、不良飲食行為或家長喂養不當與生長遲緩密切相關。

  李獻介紹,《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食養指南(2023年版)》對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的日常食養提出6條原則和建議。

  一是食物多樣,滿足生長發育需要。每餐要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類及以上。每天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適當增加瘦肉、水產品、禽類、蛋類、大豆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二是因人因地因時食養,調理脾胃。做到五谷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三是合理烹調,培養健康飲食行為。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新鮮、衛生的食物,多選性質平和、易于消化、健脾開胃的食物,鼓勵兒童嘗試新食物。

  四是開展營養教育,營造健康食物環境。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將營養健康和傳統食養的知識及技能傳授給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

  五是保持適宜的身體活動,關注睡眠和心理健康。通過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結合傳統健身方式,促進生長發育。

  六是定期監測兒童青少年體格發育,評估生長狀況。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