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玲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春回大地,冰消雪融,從一片樹林里穿越到河畔,勝日尋芳,賞無邊光景。
林下滿是厚厚的枯葉,上層干燥,因為風吹日曬;下層濕潤,因為殘雪消融。踩上去又酥脆,又松軟。草地雖仍是枯黃的,但已有了些潤意,彎腰細瞧,頑強的小草芽已經破土而出,綠意星星點點。各種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野菜也已穿過陳年的枯草腐葉,脫穎而出稀稀疏疏的新綠淺紫鵝黃。松樹由蒼翠轉為青翠,生機勃勃,仿佛返老還童。梨樹桃樹看似光禿禿的枝條上,仔細看去已綴滿一顆顆綠豆粒大的芽苞。白樺樹細細的樹梢高聳入云,雪白的枝干映襯著碧藍的天空,分外養眼;又和它旁邊圓潤如球的灌木互相襯托,各有意趣。
河堤路上,遠遠望去,垂柳已是團團濃霧般的一片煙黃。柳枝變得柔軟了,嫵媚了,婀娜了,纖韌了,身姿曼妙地在空中舞蹈,而不是像寒冬時節一樣,直來直去地在空中抽打。
蒹葭蒼蒼,在水一方。河之畔,水之湄,去冬的枯黃蘆葦,一叢叢,一簇簇,零星地點綴在河畔,在浩蕩的春風里招搖,清純雅致間透著一絲孤單與憂傷,自有風情,驟然將我帶入《詩經》的意境。
春風十里柔情。風從河面吹來,在耳畔獵獵呼嘯,但是吹在臉上,不硬、不疼,乍暖還輕冷。空氣變得朗潤了,鼻子知道,眼睛知道,臉龐知道,耳朵知道。
春水初漲,豐沛的河水滔滔向前奔涌,陽光肆意潑灑在寬闊的河面上,銀鱗點點。水波蕩漾,輕浪逐岸,像喁喁私語,像情話呢喃。冰封了一冬的流水,此刻聽來特別悅耳動聽,特別撫慰內心。
仰頭看去,天空飄蕩著幾只風箏,造型各異。水面有鳥群盤旋,林中亦時有鳥鳴啁啾。我多半叫不出它們的名字,但是喜見它們的身影,感謝它們讓天空不再單調,讓枝頭不再空瘦,讓耳畔不再清寂。
微醺的春風,舒軟的春泥,逢春的枯木,自在的燕鶯,一切都欣欣然,剝去冬的素衣,漸次披上春的彩紗。
河堤路上不甚熱鬧,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的人影。讓我動容的,是年輕情侶嬉笑打鬧,是中年夫妻牽手依偎,是老年伴侶相扶相攙;讓我感懷的,是一人閑坐眺望沉思,是朋友二三并行漫談,是老人與狗互相陪伴。
沿著河堤路一直走,一直走,忘路之遠近。每一座棧橋淺灘,每一處親水平臺,每一間廊閣涼亭,其所在都恰到好處。它們本身是風景點綴,也能助你飽覽最美的風景。一些河堤石看似隨意地守在河邊,它們或大或小,或臥或蹲,或丑或俊,或粗獷憨直或靈秀圓潤,或半入水中或高聳水上。濺石而起的朵朵浪花熠熠生輝。
早春的河畔吐故納新,枯榮交替,寒瘦與溫潤更迭。河水千百年不知疲倦地流著,草樹風云,鳥雀蜻蜓,綠柳紅英,閑散行人,我們都是這里的主人,我們都樂于看見彼此的身影,我們和諧共存于河畔。
早春,在河畔獨行,萬物平和寧靜,心中涌起對生命的無限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