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胡建)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發于老年人。該病病程長、致殘率高,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月10日,記者走進區人民醫院,了解這種疾病。
在區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前來復診的帕金森病患者熊女士,患病已經23年。由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她的癥狀控制得較好。據醫生介紹,帕金森病早期起病比較隱匿,癥狀并不典型,容易漏診和誤診。隨著病情的進展,癥狀會逐漸明顯。
區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陳莉介紹:“如果發現自己或者身邊親人身體不自主地抖動,面部表情有點發呆,走路動作緩慢、僵硬,系扣子、洗臉等精細活動不靈便,夜間睡眠中大喊大叫、拳打腳踢等癥狀,需要警惕帕金森病,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據了解,我國現有超過300萬的帕金森病人,約占全球的一半。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方法治愈帕金森病,但是早期規范化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癥狀,延緩疾病進展。
陳莉說:“當前,帕金森病的治療仍然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減輕疾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患者還可以做一些康復治療,比如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有助于延緩疾病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