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繪就溫暖底色
——記區人民醫院“腎愛之家”志愿服務隊

志愿者給患者進行飲食指導。 區人民醫院供圖
■ 記者 李崎君
從一個“雷鋒”,到一群“雷鋒”,再到成立志愿服務隊伍。他們,或許并不是家喻戶曉的模范人物,但因為向上向善走到一起,對他們而言,學雷鋒精神成為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就是區人民醫院“腎愛之家”志愿服務隊。
“腎愛之家”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18年,由區人民醫院腎內科醫務人員和部分病友組成,秉承“腎愛同行,陽光相伴”的服務理念,4年來,他們服務患者300多人次。
“幫助腎病患者科學認識疾病,重塑生命希望,是我們成立這支志愿服務隊的初心。”該志愿服務隊負責人蘇敏介紹,服務隊會定期開展上門家訪,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身體和生活情況,為困難患者建立檔案庫,并聯合區慈善會的“天使慈善基金”協助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日常還通過開展腎病健康知識小講座、建立微信公眾號、組建交流群、發放宣教資料等方式,幫助患者科學、正確認識腎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2022年,志愿服務隊就開展了講座48次,推送腎病科普知識52期,發放健康宣教資料1000余份。
科室收治的病人中有一名叫劉洋(化名)的患者,不到20歲就檢查出身患尿毒癥,面對殘酷的事實,加之父母離異家庭不完整,讓劉洋有些自暴自棄,想要放棄年輕的生命。知道情況后,志愿者們時刻關注劉洋的生活情況,并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重拾生活信心,讓其積極接受治療。現在,劉洋的生活狀態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做透析是非常痛苦的,但這卻是尿毒癥患者維持生命的方式,通常患者一周需要做兩三次透析,每次用時將近四個小時。這個時間對于患者家屬而言,想利用起來賺錢減輕家庭負擔,但苦于抽不開身。為此,醫院腎內科設置了一站式服務窗口,安排志愿者開展掛號、繳費、取藥一站式服務,緩解患者及家屬來回奔波之苦,并在患者等候區舉辦民政、醫保政策宣講會,確保患者能切實享受到國家政策保障,減輕經濟負擔。
“志愿服務隊把患者愉快治療作為工作的起點,讓患者回歸社會作為終極目標,在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多名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重新回歸社會,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改善,有些人還加入了團隊注冊成為志愿者,把團隊‘腎愛同行,陽光相伴’的服務理念一直傳遞下去。”蘇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