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從“鄰”開始
發布時間:2023-04-04 08:54:51 來源:
新聞摘要:

  美好生活從“鄰”開始

  ——記重慶市“最美志愿服務社區”西城街道龍濟橋社區

  

 

  青年學員在龍濟橋社區開設的“青春夜校”課堂上學習插花藝術。 資料圖片

  ■ 記者 李佳遙

  “我們最早的志愿服務是從文藝表演開始的,最開始只是單一的送文化下鄉,后來逐漸豐富志愿服務形式,結合居民訴求,通過整合資源,不斷擴充志愿服務力量,慢慢探索出了具有龍濟特色的志愿服務模式。”西城街道龍濟橋社區黨委書記練世云說,龍濟橋社區2019年7月組建“一家親”志愿服務隊,經過近4年的發展,志愿服務隊伍逐漸壯大,志愿者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800余人。

  近日,記者來到西城街道龍濟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該中心二樓是志愿服務的主要陣地之一,這里有著各種功能豐富的活動室——青少年之家、紅領巾學堂、未成年人心靈成長室、家長學校、科普宣傳活動室、舞蹈室等,過道上精彩的活動照片定格了志愿者與居民互動的美好瞬間。

  “我們‘一家親’志愿服務旨在豐富居民業余生活,加強鄰里互動,促進鄰里和諧,共同打造幸福龍濟。”練世云說,為了提高志愿服務的參與度與針對性,龍濟橋社區聯合團區委、區殘聯、區金佛山社工服務中心、區中醫醫院等,組織志愿者分層開展多個志愿服務活動——

  為老年人開展義診、健康知識講座、節日手工活動等志愿服務;為殘疾人提供清潔房間、清洗家居用品、助餐、助浴、智能手機使用培訓、心理咨詢等志愿服務,盡力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開辦四點半課堂、周末課堂、寒暑假經典誦讀班等,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放學放假后的好去處;舉辦青春夜校、七點半課堂,為中青年群體提供家政、烹飪、育兒、插花、瑜伽等培訓,增強中青年生活、工作技能,豐富大家業余生活……一項項精心組織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得人心,參與人數逐年提升,居民的參與熱情也持續高漲,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鄰居們也慢慢從“生面孔”變成了好朋友。

  為進一步提高志愿服務質量,龍濟橋社區不斷規范志愿服務的招募注冊、培訓管理、服務記錄、評價激勵等制度,強化日常管理和工作聯動,加強志愿者技能培訓,推動志愿服務活動走上規范化、制度化、功能化、品牌化的軌道,著力打造多方共建、相互支撐、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創新社區治理方式,以志愿服務+基層治理相融合的模式,形成了“六個龍濟”的治理模式,即“龍濟有約”集需求、“龍濟議事”解難題、“龍濟回音”順民心、“龍濟服務”送溫暖、“龍濟課堂”添光彩、“龍濟公約”聚合力。圍繞“居民訴求有人集、社區事務有人辦、困難群眾有人幫、基層自治有人引”的治理思路,對政事、社事、私事進行分類施策、分類治理,通過“三事分流”,實現“三事分責”,厘清街道部門、社區組織、社區居民的職責邊界與互補互生關系,以社區治理的理念轉型帶動了社區治理的思路轉型、方法轉型,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近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們早已達成了以社區為“大家”的共識,鄰里和睦、團結、友善,真正實現了美好生活從“鄰”開始。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