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訪龍尾城記
發布時間:2023-03-29 09:13:21 來源:
新聞摘要:

  

  余道勇

  曾經兩次造訪龍尾城,都沒有登頂,留下些許遺憾。

  但時空總是在不經意間交織,人世間數十年時間,也許發生著世事滄桑之變,而山峰數百萬年時光的屹立和靜靜的等候,卻未曾發生變化。蘇東坡《赤壁賦》說:天地之間,“以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彼?,你訪不訪龍尾城,它都在那兒。

  但我仍然想著那次未完成的攀登,而且,據傳龍尾城上有云都寺,雖已毀,卻有遺跡,因此我必登頂而后快。

  陽春三月,春寒料峭。三月中旬的周末閑暇,我再一次背上行囊,向著龍尾城而去。南川城里風和日麗,然而出了馬嘴隧道,就見金佛山東麓之大有、慶元一帶的山峰都淹沒在霧山云海之中,似乎那些山峰要與我來一次捉迷藏的游戲。平日里,那高高翹起的小拇指峰、昂首挺立的轎子山、石良山都不見了蹤影,全部都像回天宮休假去了一樣,那熟悉的如宮殿、如城堡的龍尾城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悄悄地隱秘在云霧深處,似乎要將我這個不速之客拒之門外。

  然而我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角兒,你深藏不露,我就霧中探秘。輕車熟路,我沿著鄉村的柏油路輕松找到了龍尾城小院。這個小院,就是縣志所述叫作“關口”的地方,據說這里是搖黃抗清的關隘,也稱“搖黃口”。

  再次駐足龍尾城小院,想抬頭仰望高高的龍尾城已不可得。連立足的小院子處都已是輕紗籠罩,薄霧像一絲絲白綢帶,在我的身邊纏繞,而面前的龍尾城山峰和懸崖峭壁早已不見蹤跡,連同山腳和崖壁全部都被濃霧遮擋,就像一曲正待上演的戲劇,幕布還沒有拉開,想拍一張照片都沒有機會。

  重慶素有霧都之稱,而金佛山地區之云霧尤其突出。一年四季,或雨后初霽,或日出之際,霧海云瀑,已成為金山之絕?!督鸱鹕街尽酚涊d,“金佛山地區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多云霧?!蹦洗扒迮e人周伯寅《前游金佛山記》描寫金佛山云霧:“云山萬疊,繞綠攢青,直如大海煙濤,蕩搖足下?!?/p>

  周伯寅描寫的是自上而下的觀感。而我此刻,正值正午時分,站在龍尾城山峰腳下,自下而上仰視,不見天日,雖無“蕩搖足下”之險,卻有天兵壓城之勢。

  驅車到達龍尾之處,再次開始沿著上次走過的山路盤旋而上。由于大霧迷漫,能見度只有十多米,因而所觀之景與前次決然不同。周邊村莊,有人語聲,疑為世外天籟。路側小草,露珠晶瑩,鞋過之處,飛珠碎玉。漸行漸陡,有時需要以手攀足蹬相配合。過龍脊小路,一邊為陡壁,一邊卻是深崖,好在有濃霧掩映,加之崖上樹木茂盛,才不至于恐高和股栗。遇窄處,須扶壁側身而過,不敢俯視。

  濃霧中,往上慢慢攀爬,真是“云深不知處”了。到了哪里,還有多遠,都在迷茫和未知之中。但只要有路,即往前探索。如果此時為晴天,也許視線所及,皆群山萬壑、碧空萬里吧!

  路彎彎,坡陡陡,氣喘吁吁,汗濕衣衫。正彷徨間,小路折轉處,忽然見一個平壩,有木屋兩間,隱約間似有誦經之聲。大喜,頓時腦海里冒出“云都寺”判斷。平臺約兩三百平方米,前部為一草壩子,后部為木石結構房子。房子分成一左一右兩間,每間房門楣上都書著行楷“雲都寺”牌匾。果為云都寺。

  房子走廊一端掛有一銅鐘,并配一松木撞針。我一時興起,撞鐘三響。聲響如雷,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在這空曠的時空里,鐘聲似乎驅散了迷霧,點化了路人。左邊房子門兩側掛著一副黑底黃字對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蓖高^木格子窗框,可以望見里面供奉著佛像。

  隨著經濟的發展,宗教和文化也必將繁榮。此云都寺為百年古寺,毀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睹駠洗h志》有載:龍尾城“上有寺曰云都,竹木清幽”;《道真縣志》亦有“金佛一脈吊云都。云都寺在龍尾城頂峰之南,舊時香火鼎盛,六月十九,香客云集”的記載。

  云霧似乎慢慢散開,可見云都寺正處于一塊平地上,后面竹木蔥郁,左右兩側均有一條小路,壩子前方又是茂密之樹林,好一處“竹木清幽”之處。循著耳邊隱約之誦經聲,見草壩子一角有一立起的太陽能蓮花座,手掌大小,內置音響和電池,誦經之聲即從這里發出。

  只要有路,我是一定會往前探究的。繼續沿云都寺旁邊的小路往前走,以為會到達頂峰,但是小路似乎不斷往下延伸,有時候看似到了路的盡頭,但走近一看,又有石縫可以通行。霧中路滑,下坡路尤甚,須以手撐地,坐膺而下。感覺頂峰應在眼前,但仍然濃霧迷漫,不見天空,亦不見崖底,只能沿路前行。路旁有一觀景臺,直覺告訴我這里又是一處俯瞰大地、仰望城堡的一個好去處,但天公不作美,我什么也看不到。這點遺憾,是不是又要我再次前來?霧中的龍尾城,只有用記憶來想象。其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霧里來探訪,也是別具一番風味的。

  走著走著,看見菜地,看到田野,看到上坡的農人,也看到了村舍。這說明我們從另一個方向走到了山腳下。肥沃的土地沿山腳斜著延伸到路邊,一壟一壟的,油菜花整齊地排列著、盛開著,像一塊鋪在山腳下的黃色地毯,旁邊的一壟種植的洋芋,輕霧下,一對農人老夫妻正在地里除草,鞋子上沾滿了厚重的黑土。

  上前搭訕問候,才知道這里已是大有鎮石良村。原來我們從龍尾處的慶元鎮玉龍村,越過山脊走過道真的三元村邊界,再折彎到了石良村。農人笑問“客從何處來”,我說從龍尾城上下來,農人以為我們要上龍尾城,臉色變得嚴肅,說你們要上龍尾城,有點難哦。我說我已經上去并走下來了,農人連連點贊。農人七八十歲,對我們談起云都寺,充滿豪情。他們說,小時候,他們去過云都寺,那時候云都寺還香煙繚繞,有大殿和側房、后院等設施,每逢觀音生日,大有、慶元、道真的香客絡繹不絕。就在前幾天,附近村民都還成群結隊去寺里趕廟會。他們說,寺廟被毀了,但留下的一口銅鐘仍在,還有一個石碑(我未找到),這些都是很珍貴的寶貝。

  下午四點,我準備離去的時候,再次回望那高高的龍尾城,仍然還在濃霧的籠罩之中。也許,這個周末,龍們也在放假休息吧!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