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乾豐——鄉村振興·茶旅融合”發布活動舉行
發布時間:2023-03-20 08:56:04 來源:
新聞摘要:

  

  

 

  發布現場

  

 

  掌聲陣陣

  

 

  村民提問

  

 

  

 

  

 

  

 

  

 

  

 

  乾豐鎮乾葉豐濃茶葉基地

  記者 陳蕗穎/文 甘昊旻/圖

  3月17日,由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新聞辦主辦的“貫徹二十大 建設新重慶”發言人來了活動在乾豐鎮舉行。當天,來自區農業農村委、區文化旅游委、區鄉村振興局、區金佛山管委會、乾豐鎮的5位發言人圍繞“鄉村振興·茶旅融合”這一主題,面對面與村民交流分享,并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聽民聲、解民憂。

  壯大產業為鄉村振興筑基

  發言人:李偉 區農業農村委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南川是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礎扎實、成效明顯。2022年,“3+2”特色產業一二三產綜合產值達40.3億元,建成國家級茶葉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全市首個藍莓科技產業園。其中,全區茶葉生產總量達到4510噸,干茶生產總值達到4.3億元,茶產業綜合效益10億元。

  “我在外打工多年,現在想回鄉創業,請問現在哪些農業產業能享受國家補助?”針對村民提問,李偉表示,現在能享受國家補助的農業特色產業包括中藥材、茶葉、糧油、蔬菜、水果、畜牧和水產等。此外,在農村修建生活便道、灌溉溝渠和蓄水池也能獲得相應補貼。

  “我們是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也是村里的種茶大戶,今年打算新建100畝茶葉基地,請問能不能享受國家補貼?”有村民向李偉提問道。

  乾豐是全區茶葉的重要產地,村民如何發展茶葉產業是“產業管家”李偉極為關注的內容。

  李偉詳細介紹,我區茶葉基地建設具體補助標準是:集中成片規模發展,新建茶葉基地(規模100畝以上)每畝各項補助不超過2000元。財政資金主要支持茶園的改土、購苗、施肥、蓄排灌設施、作業便道等環節。其中,改土建園不高于每畝600元,茶苗不高于每畝600元,底肥不高于每畝400元,基礎設施建設(茶園道系、水系建設)不高于每畝400元。

  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發言人:萬娟 區文化旅游委旅游營銷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鄉村旅游是大眾旅游和現代旅游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南川通過“精讀一座山、深耕一座城、心居一片田”,形成了金佛山、東街、大觀原點為代表的景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局面。特別是大觀原點通過整合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社會資本等多方力量,充分激活土地、生態、品牌等資源,實現鄉村資源增值。在大觀原點的帶動下,南川鄉村旅游多點開花,廣袤田野升騰希望。

  “文旅參謀”萬娟介紹,乾豐鎮茶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開啟“茶旅融合之路”優勢明顯。區文化旅游委也將聯動區農業農村委、鄉村振興局等相關單位,在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心打造茶產業鏈完整、茶文化體驗獨特、宜居宜業宜游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著力推動乾豐茶葉及鄉村旅游宣傳,提升乾豐茶葉知名度和美譽度。以茶、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特色模式發展,探索以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特色示范。

  在乾豐鎮順豐村5000多畝的茶葉基地旁,有一座建于民國初期的胡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得知當地村民希望將胡家大院和茶葉基地一起發展農文旅時,萬娟建議,可以利用胡家大院文化底蘊深厚和順豐村優質的茶葉產業基礎等良好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條件,結合采茶、品茶、打造鄉村休閑特色民宿及游客體驗點,創建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點。

  鞏固脫貧成果 推進鄉村振興

  發言人:張雁超 區鄉村振興局監督管理科科長

  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順利收官,“三農”工作的重心也由此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農化村圍繞乾豐鎮‘萬畝茶葉之鄉 生態濱湖康養小鎮’建設目標和茶旅融合發展思路已發展茶葉600多畝,下一步,我們想結合鄉村振興積極打造乾豐鎮茶旅融合示范村,不知道有沒有什么政策支持?”作為全區10個鄉村振興幫扶村之一的乾豐鎮農化村,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正需要“助農助手”張雁超為村民答疑解惑。

  張雁超說,今年以來,區鄉村振興局向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村傾斜資金安排,在5個重點幫扶鎮和10個重點幫扶村共計安排項目24個、資金2638萬元。目前,10個重點幫扶村發展各具特色、多點開花,建設內容涉及特色產業、鄉村旅游、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提升、基層治理等多個方面,其中,南平鎮永安村鄉村旅游發展項目、山王坪鎮龍泉村農旅融合項目以及石溪鎮鹽井村梯田彩色花卉基地項目等已較為成熟,農化村可以在農旅融合方面進行借鑒,互相交流學習。

  接下來,區鄉村振興局將會同乾豐鎮,圍繞農化村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一批長短結合、規模適度的重點項目,積極推動農化村打造茶旅融合示范村。

  打好文旅牌 做優康養業

  發言人:韋杰 區金佛山管委會康養旅游發展中心負責人

  文旅康養產業是南川最大的“金礦”。目前,我區文旅康養產業布局和發展思路是,將環金佛山片區、大觀生態園片區作為康養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協調推進,將“金佛山西坡、金佛山北坡、金佛山南坡、金佛山東坡、大觀園、樂村、山王坪、神龍峽”八大組團形成規模,培育“養生、養心、養老”三大品牌,突出“森林康養、文旅康養、中醫康養、運動康養”四大綜合業態,實現多態融合,最終形成“兩片多點”的康養產業發展格局。

  “乾豐茶葉產業基礎好,有看的、有采的、有品的,但是我們的接待能力卻沒有跟上,我也一直有打造民宿和農家樂的想法,如果在我的茶葉基地打造民宿或者農家樂,應該怎么做呢?”針對群眾的提問,“康養顧問”韋杰介紹,民宿、農家樂屬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若是新建項目,統籌按照農用地轉用的方式落實用地手續。首先,項目的選址要避讓生態紅線、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域,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在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其次,經區政府同意后,與金佛山管委會簽訂投資協議,并在區發展改革委備案。然后,在年初向區農業農村委申請納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項目庫。接下來,在區規劃自然資源局調整村規劃,同步準備勘界資料、預審、地災、壓覆、林地等報批資料。資料齊備后由區政府向市政府申請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一般情況下三個月內獲市政府審批。

  以茶為“媒” 興茶韻生活

  發言人:李小華 乾豐鎮黨委書記

  茶葉是乾豐鎮主導產業,現有原生態茶園近7000畝,茶葉加工企業4家。在發展茶葉、提升茶葉品質的同時,乾豐鎮積極推動茶葉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延伸茶葉產業鏈,以“萬畝綠茶”為媒介,推進茶旅融合發展,以茶促旅、以旅興茶,全力助推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也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茶葉產業越做越大,農化村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特別是南兩高速公路開通后,農化村區位優勢更加明顯。下一步如何發展不僅是村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茶山農夫”李小華最希望與村民交流的問題。

  李小華說,下一步,乾豐鎮將在已有基礎上,依托乾葉豐濃有限公司把茶葉產業做強做優,確保群眾務工收入有保障;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和改廁等項目,推進人居環境的改善,讓外來人感受到農化村干凈整潔靚麗;通過茶韻基地、茶韻小院、茶韻小家的建設,學法律、學科技、轉陋習、提素質,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促進鄉村治理到位;整合農村資產、資源、資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業主建民宿、農家樂,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化村里里外外來個“七十二變”。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