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區啟動實施3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
發布時間:2023-03-16 09:21:27 來源:
新聞摘要:
33333333333

  河圖鎮冒水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記者 汪新 攝

 

  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三月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春耕備耕正當時。走進水江鎮長青社區7組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區域,工人正在進行土地平整作業,只見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在田間穿梭,現場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一派忙碌景象。

  “我的幾畝地也在實施范圍內,這片農田原來入口狹窄,又有一道水溝橫在入口,導致旋耕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無法進入農田進行機械化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后,不但機械可以下田,村社道路修好后,出行也更加方便了。”當地村民吳功友說。

  水江鎮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長青、勞動、雙河、大龍、青龍、輝煌、宏圖、水河、古城9個村(社區),計劃完成高標準農田23080畝,實施土地平整工程2536.48畝,主要涉及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田間道路工程等,目前所有項目均已開工建設。

  長青社區副書記鄭天中介紹:“長青社區‘巴掌田’多,農機具很難下地。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后,將把‘小地’變‘大地’,農業機械能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溝渠也修到了田地邊,將進一步提高群眾耕種的積極性和土地流轉率。”

  事實上,鄭天中所說的“巴掌田”,不止長青社區存在,我區各鄉鎮(街道)都有此情況。為此,近年來,我區聚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作物產量和民眾收入全面提升,讓鄉村振興“地”氣十足。

  據介紹,高標準農田就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能夠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動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生產。今年,我區投入1.2億元,啟動實施3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項目,將初步建立“投、建、用、管、還”機制和標準,重點圍繞“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和全面推進機械化”展開。

  改大,就是立足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和耕地條件特點,嚴格把握宜田則田、宜土則土原則,靈活運用拆田坎、小改大、零改整等措施,加大“巴掌田”“雞窩地”整治力度,滿足中大型農業機械穿梭自如作業,農田宜機化率達到100%。

  改水,就是要打好到田間地頭的溝渠建設與大中型灌區和農村水網建設“組合拳”,解決好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做到能排能灌,農田灌溉保證率達到90%以上。

  改路,就是要體現“節地”理念,少占或不占耕地,注重銜接已有道路設施,搭好進出接口,做到相鄰田塊之間、田塊與道路之間銜接順暢、互聯互通,實現生產物資進得去、糧食作物運得出,田間道路通達度達到100%。

  改土,就是統籌實施秸稈還田、綠肥種植、有機肥施用等措施,著力提高耕地質量,實現次田變好田、劣地變沃土、一季變多季,切實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耕地質量等級達到4.5等以上。

  全程機械化,就是堅持農田農機農藝一體化規劃實施的理念和方法,全方位創造機械化生產條件,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后,連接的道路修通,不但方便周邊村民耕種,還能讓收割機、拖拉機等機械直接進入農田,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