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書的地方
發布時間:2023-03-15 09:18:48 來源:
新聞摘要:

  

  星火鳥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不僅滋養心靈,遇見最好的自己,還能帶入新動能,去營造一個屬于未來的新世界。

  要有文化,就得多讀書。孩童時代,母親曾教育我,“家有良田,可能被水淹;肚里的文化,水淹不掉,火燒不掉,誰都拿不走!”家里堆了很多書,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走進書房,翻一翻我喜歡的書。比如,《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四大名著,《桃花扇》《東周列國》等文言文,《紅與黑》《巴黎圣母院》《呼嘯山莊》等外國小說,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會。

  讀大學期間,毋庸置疑,我最喜歡去的就是圖書館。自帶保溫杯,靜靜坐下來,溫習功課、查閱文獻。當累了,就去景區景點類的書架上,找一本景點介紹的書,沉浸在景區美食、美景中,仿佛走向了遠方。

  在南川,一大群愛讀書的朋友,閑時都會到南川大觀原點“讀書”,去聆聽原鄉的頌歌、去穿越花海的曼妙、去感受鄉野的韻味。原點咖啡、稻田泥鰍、圓環酒店、農事體驗場、鄉野集市、原點圖書館等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業態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體驗。對我而言,吸引我的還是原點圖書館。館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書,有黨建的,也有農村適用技術的,還有兒童繪本,反正能符合各類讀書群體閱讀的需要。

  那天,原點圖書館里的讀者更多了。有邱華棟老師,有蔡駿老師……名家們的到來,讓文學愛好者紛紛跑去索要簽名,倒不是因為跟風去簽名,或者炫耀去簽名,主要還是喜歡作者寫的書,簽名做個紀念。這不,有的文學愛好者簽到了蔡駿老師的《不微笑的蒙娜麗莎》,有的簽到了馬金蓮老師的《伴暖》,我手里則捧了一本《在群山之間》,帶著它尋找作者。

  《在群山之間》——詩意的書名,讓人一看題目就忍不住往下閱讀。這本書是一本非虛構文學的書。它的作者以前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第一書記”。無論是作者筆下對于當地現實生活復雜不易的敘述,還是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暢想,都引發讀者思考。

  我想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讀這本書,聯想到我在基層工作的日子,比如當語言不通時如何與群眾打交道,那必須得使用“土話”聊天;比如當基層雜事多,分不開身時,就得“十個手指頭彈鋼琴”,分清主次。讀這本書,感覺自己也走了一段脫貧攻堅路。

  群山之上是一本書,基層田野也是一本書。望著鄉野,細嗅書香,讀書已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我們打開發展之路的金鑰匙。

  春風拂煦來,惟有讀書好,讓我們莫負春光,品味那一縷書香,享受這一絲靜謐,在春風中感悟讀書的智慧。

  走,我們到一線去,到有書的地方去,去暢游“無字的大書”,去品味大地深處的陣陣書香。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