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冬雪南川行
發布時間:2023-03-01 09:11:19 來源:
新聞摘要:

  又見冬雪南川行

  MM

 

  1月底,又去南川看雪。去年是初二去的,跟隨兩位朋友環金佛山一路車行,被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深深激發,像個小孩子一樣又蹦又叫,也面對一片潔白發愿要更勇敢,配得上虎年的氣質。每一年都給自己一個年度關鍵詞,真的很有意思,虎年的勇敢頗有成效,做了過去不想做也不敢做的事,雖不是事事都有想要的結果,但真的都去做了,比如申報國規辦課題,申報教學成果獎,做口語表達讀本,深化單元整體教學研究,做課改中國行,帶成長共同體……于是,惦記著再看雪,再許愿,再努力。

  今年的行程依然是朋友規劃,我們去了大山深處的德隆鎮,下到了一個叫作陶坪村的山溝溝。這一路,太多感慨。

  中國茶始于西南,這很顛覆我的認知。南川的大樹茶頗有歷史,據說陸羽當年就到過德隆,在山之巔有古茶樹,還居然有個小小的茶博物館,很系統地梳理了茶在西南地區和南川的歷史。管理員以前是老師,很熱情地介紹南川大樹茶“金山紅”,執意泡了讓我們喝。站在高處看出去,樹啊、房子啊、地里的莊稼啊,都頂著蓬松的白雪,整個世界似乎都干凈了,安靜了,那種清冽的純粹和廣闊讓人自然褪去浮躁和輕狂,任何時候,大自然都有療愈的力量。

  接下來,我們到了海拔1298米的陶坪村大茶崗,吃過很典型的農家飯菜,換乘一輛吉普順著山溝溝一路下行,看天壺,穿行海螺溝,體驗芝麻開門。

  開車的師傅姓梁,1971年生,算起來已是年過半百,但他的言行談吐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小伙子,熱情、行動敏捷、樸實又得體,據說他的這輛車被當地村民叫作功勛車,當初花了9萬多元買來。這位生于斯長于斯的本地人其實已經在外有了城市生活,但他放不下這個山溝溝,總想著能讓它有新活力,于是,他就開著這輛車各種轉悠,據說如今最著名的天壺景點他曾帶了不下2000人去看過,希望借他人的慧眼能看出點什么,造福當地。老天沒有辜負這個有心人,他終于等到了喜哥華哥,他們三人砍樹削枝,終于找到一個美妙的角度,這塊不知矗立了多少年的巨石終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天壺”,呼應著山頂的大樹茶,有茶有壺,山溝溝也終于有了自己的魂。

  去到“天壺”的路是村民自行砍出來的,后來政府出資升級,承包人也主動掏了腰包。陶坪的開發就這樣以村民自發的姿態開始了。

  被叫作“海螺溝”的景點以前只能拉著樹丫和繩子上下,現在有了一條石板路,獨特的地形地貌,隨處可見的古生物化石讓人產生各種聯想,這里,曾經是怎樣的世界。

  更讓人浮想聯翩的是“洞砦”,據說是過去人們避戰防匪的。小梁帶著幾個人,遍訪村里的老人,一個一個造訪,編號,記錄,總共居然有三十多個。我們去到一個出入相對容易、被叫作“芝麻開門”的洞砦,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天然的石洞經人力的改造,客廳、臥房、廚房一應俱全,洞壁還有燒火的痕跡,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窗戶可以關合,大門精巧到嚴絲合縫,都是厚厚的石塊做成。

  進出洞砦也需要鋪路,政府出150元一米,村民有時候可能有小賺,更多時候要倒貼,但大家完全不在乎,想的就是怎么把事情做好,能讓陶坪的配套更好,吸引更多游客。

  坐這樣的功勛車一路走,有小梁和華哥這樣的功勛人一路相陪,遇見的每一個路人都熱情地招呼我們喝茶吃飯,那種全村一家人的熱情和熟絡是親切又久遠的記憶。路邊有戶人家,以前是貧困戶,現在吃上了“旅游飯”脫了貧,成了來往人們的落腳處。門口有兩只狗,一只叫胖子,一只叫熊二,訓練有素,從不進屋,好脾氣,隨便摸,人緣頗好。我們去的時候,廚房火勢正旺的爐子上煮著一大盆狗食,這家念小學的小兒子拿著一根棍子不時攪動。女主人熱情健談,張羅幾桌農家飯不在話下,一個巨大的盆里裝著削好的紅薯,她招呼我們自己拿袋子隨便裝。男主人則去雪地里現找了蘿卜和白菜,那叫一個新鮮脆嫩。

  真的是山溝溝啊,坡陡,路窄;但真的又是寶藏之地啊,奇石、險峰、洞砦,最寶藏的在我看來是人,是陶坪的村民。農耕社會、小農意識,這是我們對農村的普遍印象,但今天的陶坪讓我看到現代農民的開放與大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陶坪經驗是主動作為,政府支持。

  《守望陶坪》是一支制作很有水準的MV,詞作者是攝友詩人陸清華,譜曲、演唱、拍攝、制作,每個參與者都表示,自己出力出錢。能把業余愛好玩成鄉村振興,那種成就感應該是無以言表的;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助力鄉村振興,那種我在其間的驕傲也是油然而生的。

  前奏起,是一個男童的鄉音:以前都是我和婆婆公公在一起的,今年爸爸媽媽回來了,鄉里鄉親也回來了,然后就開始創業,爸爸媽媽回來之后我們生活就變得熱鬧起來了……“一種精神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帶動全村人,全村人影響著無數的人”“你是我的憧憬和憧憬,你是我的腳印和腳印,你是我的發現和發現,你是我的風景和風景”,歌詞很樸素,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就覺得每一句都發自肺腑,陶坪最美的風景是人,是山溝溝里的現代農民!臨走的時候,特意請小梁站在功勛車前為他拍了一張照片,他就是那個把鄉愁化作鄉村振興的中國農民!

  看雪,看到這樣壯闊的鄉村圖景,備受啟發與鼓舞。兔年,我的年度關鍵詞是“溫柔”,這意味著更溫暖、更柔和,用更美好的方式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圖景,更壯闊的教育圖景!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