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佛山滑雪場 李彬 攝

東街新貌 汪新 攝

康養南川 陳飆 攝
金佛山上,瑞雪紛飛、銀裝素裹,漫步于冰雪世界的“童話王國”,賞雪景、打雪仗、堆雪人,到滑雪場體驗速度與激情,享受南國雪原的浪漫;
東街小鎮,大紅燈籠、流光溢彩,石板路鋪成街巷、充滿回憶的家庭博物館,糖油果子與方竹筍宴飄出煙火氣,體驗一把“穿越”,重回兒時樂園;
大觀原點,春聯上墻、福兔鬧春,年的味道撲面而來,這里已準備好一場又一場的歡樂活動:喜樂集游園會、原鄉集市、新春高蹺巡游……
金佛山下南川城,南川城里有東街,東街之外是原鄉。近年來,南川區憑借優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和區位優勢,加快建設山清水秀旅游名城、大健康產業集聚區、景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努力建成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康養勝地。
2022年全區接待游客3551萬人次、增長14.4%,旅游綜合收入210.9億元、增長24%;鄉村旅游接待2326.9萬人次、增長14.9%,鄉村旅游收入86.83億元、增長26.4%。
擦亮金佛山“金”字招牌 一山帶動全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金佛山,因其神似一尊仰臥的大佛,在落日余暉下映射出萬丈霞光而得名,又因其山頂形似一張展開的桌面,被世界自然遺產專家定義為喀斯特桌山。
金佛山的美,美在氣候稀有。
最高海拔2238米,森林覆蓋率超過95%,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6℃,良好的生態使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濃度高達2萬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空調和森林氧吧。
金佛山的美,美在景觀獨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金佛山的夢幻神奇。這里層巒疊嶂、風光旖旎,瀑布、溶洞、絕壁、石林星羅棋布,山奇、水靈、石秀、物華移步換景。春賞高山杜鵑,夏享避暑天堂,秋觀層林盡染,冬品南國雪原,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金佛山的美,美在和諧共生。
這里為5900余種植物、2200余種動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棲息之地。真山真水原生態,洗盡鉛華唯純真,山水、田園、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金佛山是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南川把守好金佛山作為最大的“生態擔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管控面積590平方公里,金佛山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完好保存。用好金佛山喀斯特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級平臺,持續實施旅游旺季核定承載量保護機制、生產活動社區核定進入機制等,讓遺產地得到休憩生養。
在保護中發展、于發展中保護。南川區挖掘金佛山的稀缺性價值,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觀光游向康養游、體驗游、深度游拓展,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在南川大地徐徐展開。
唱響“四季歌”,實施“金佛+春夏秋冬”產品提升行動,完善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產品體系。利用金佛山豐富的資源,發展中醫康養、文旅康養、森林康養、運動康養四大業態。打造高山滑雪、飛拉達、山地越野等山地戶外運動品牌。
配套提檔升級,推進“九大提升工程”,全面盤活旅游資源,金佛山假日酒店全面改造后開門迎客,智慧旅游管理開啟。引進高溫制雪設備延長滑雪期至5個月,新增滑雪賽道,新增湖畔滑雪場。加快建設金佛山北坡索道、南坡森林防火公路等“一索二路三中心”基礎設施項目,實施文化旅游重點項目24個,完成投資超過56億元。
改革釋放紅利,金佛山景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南川區屬平臺公司收回金佛山北坡資產,接管經營平穩過渡,對重慶旅游投資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水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景區一體化運營和一體化營銷同步開展。北坡景區改革完成后的第一個冰雪季,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80%和410%。
2023年元旦假期,金佛山接待游客4.59萬人次,1月1日金佛山景區游客接待量達到最大承載量。
推動深度融合 文旅商、農文旅相得益彰
如果說金佛山是上蒼贈予南川的自然瑰寶,那么東街則是歷史文化留給南川的精神財富。
東街,曾是南川最熱鬧的商業中心,商貿往來,絡繹不絕。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東街沉寂了。
改造東街,成為南川區委、區政府一直想辦而未辦成的大事,也成為了幾代南川人的夙愿。
如何讓老東街煥發新活力?如何恢復往日的車水馬龍?如何回歸寄托了70萬南川人鄉愁的“城心”地位?
2018年,南川抓住棚戶區改造最后的政策機遇,下定決心、轉變思路,以建設文旅商業綜合體的理念對東街實施改造。
有別于常規的舊城改造項目,東街尊崇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學,摒棄了大拆大建、推倒重來方式,修舊如舊,以充滿煙火氣和記憶感的市井生活為藍本,將上世紀50至80年代城市記憶的缺失保留下來,使其成為唯一的稀有資源。
涅槃重生的東街成為了城市“會客廳”,完善了南川旅游供應鏈,成為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彌補了南川過去“景強城弱”的短板,變游客“不進城、不過夜”為過夜游、深度游。
昔日棚戶區變身文旅商綜合體。去年,東街獲評重慶市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正在申創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2023年元旦,東街接待游客總人數11萬余人次,大街小巷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而在鄉村,農文旅融合的探索正在進行。近年來,南川依托山水自然、鄉村田園特色優勢,舉辦農文旅融合研討會,挖掘鄉村的生態、旅游、文化價值,探索培育四種類型的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休閑體驗型,突出“田園、大健康”主題,規劃建設產城景、農文旅融合的大觀田園新城,打造“人在城中住,行在田野間”的田園生活場景。以“大觀原點”為引領,培育農耕文化、休閑農業、精品民宿等新業態,建設大觀園景村一體、農旅融合示范帶,推動鄉村旅游迭代升級,累計創建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村35個。
生態健康養生型,突出森林康養、文旅康養、運動康養、中醫康養“四大業態”,規劃建設高端健康養老園區,打造養老、溫泉、運動等產品體系,大健康產值突破100億元。
特色產業支撐型,堅持“穩糧強特”,以中藥材、古樹茶、方竹筍和南川米、藍莓“3+2”特色產業為重點,貫通產加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綜合產值40.3億元,全市首個藍莓科技產業園落地南川,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區縣。包裝推出“鄉頌”、金山紅、三不加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和“金山五絕”等一批文創產品,7款產品獲評“重慶外事好禮”。
景區景點依托型,依托金佛山、山王坪、神龍峽等景區景點,策劃推出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4條鄉村旅游精品主題游線,形成以景點串線路、以線路帶區域的發展格局,打造主城近郊游、周末游和鄉村度假首選地。
打造四季康養第一居所新業態添新動力
健康,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周五,下班出城。周末,和父母在林間漫步,與愛人在茶室品茗,陪孩子在農莊游戲,親近自然,釋放壓力,散去疲憊。周一一早,再以全新的姿態出發……對很多市民來說,這樣的生活方式無疑是一種美好理想。
南川,讓理想照進現實。發展森林康養、文旅康養、運動康養、中醫康養,讓大都市居民參與“動的康養”、體驗“靜的養心”,打造主城市民四季康養第一居所。
金佛山西麓,良瑜國際養生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康養物業。圍繞休閑娛樂、運動健康、森林康養、謐林度假區四大功能板塊,將建設大地花海、特色民宿、星空露營基地、度假酒店、青少年營地中心、配套商業、避暑療養居住區、智慧康養平臺、中醫文化長廊、養生禪學院等一攬子配套,打造集休閑、體育、教育等為一體城市近郊型森林康養住假目的地。
在南川,這樣的綜合性康養產品不斷走進大眾視野,并迅速占領市場。
樂村興茂旅游康養度假區項目規劃打造集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四季度假康養小鎮。
中海黎香湖項目則配備有室內恒溫游泳池、足球場、羽毛球館等運動設施,并發展了皮劃艇、路亞垂釣、露營基地等。
“我們從謀劃康養產業發展起就一直在倡導一個方向——從單一的避暑產品向綜合性康養產品升級。”南川區金佛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重點圍繞金佛山片區、大觀生態園片區和樂村、山王坪等組團,8個康養小鎮雛形初現。
2022年,全區康養度假物業共計銷售(含認購)3164套、22.301萬平方米、16.152億元。全區大健康產值突破100億元、位列全市前茅,獲評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100強區縣,“重慶康養看南川”強勢面世。
康養小鎮之外,一批新的康養產品正在釋放新的活力。
民宿旅游“新貴”。“漫居有點田”位于河圖鎮騎坪村,平時的入住率在70%以上,周末節假日基本爆滿。“辦民宿既解決了附近村民就業,又帶動了農產品銷售。”民宿負責人介紹,員工們基本都是附近村民和返鄉創業青年,到了周末,民宿負責人還組織更多附近的村民,帶上家里的土特產到民宿擺地攤,生意非常不錯。
為鼓勵民宿經濟發展,南川區出臺了發展意見和獎補辦法,推出了一批鄉村精品民宿,大力實施農家樂提檔升級,探索提升打造一批“鄉居”,全區民宿、農家樂總量900余家,鄉村旅游接待床位數超過2萬個。
綠野山林中,支一頂帳篷,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喝茶……去年,南川區的睡佛山森林公園露營基地迎來游客高峰,成為不少重慶市民近郊旅游的首選目的地,國慶黃金周期間,這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達2000多人,全年綜合收入約450萬元。
與民宿經濟一樣,南川區抓住露營旅游發展機遇,依托綠水青山的自然資源稟賦,通過打造特色露營基地、完善露營基礎設施等方式,推動露營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業注入了新動力。2022年接待游客量約31.9萬人次。
從康養經濟到特色民宿、露營體驗,新業態不斷成長,為南川旅游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劉欽 馬菱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