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職中為每一位隆職學子搭建起成長的平臺
發布時間:2023-02-10 09:34:45 來源:
新聞摘要:

  隆化職中為每一位隆職學子搭建起成長的平臺

  ——隆化職中2022年亮點工作回眸

  

 

  校園風景

  

 

  茶藝課程

  

 

  養老護理課上,學生在練習心肺復蘇記者 劉曉娟 攝

  

 

  服裝生產加工中心實訓室

  

 

  學生在晨讀

  2022年,隆化職中搶抓國家和重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機遇,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立足區域產業發展需求,以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規模與質量并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樹正氣

  增強改革發展的引領力

  堅持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列入黨員干部、教職員工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組織理論中心組集中專題學習40余次,保質保量完成上級黨委部署的學習任務安排。

  堅持民主集中制度,切實做到“三重一大”集體研究決定,班子成員間大事多溝通、小事常通氣,根據職責分工照章照制度開展工作。

  堅持公開公示制度,嚴格執行黨務公開、校務公開,重大事項管理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重大事項在教職工會上通報,廣泛聽取意見,決策不主觀、不武斷,管理透明,作風民主,政令暢通。

  聚敬心

  增強立德樹人的執行力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出臺校級名班主任工作室評選方案,制定班主任培訓計劃,開展班主任工作指導,召開班主任會議20余次,啟動培養校級名班主任工作室8個。發揮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增強教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先進理念、能夠學習、熱愛學生、忠誠教育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加強學生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工作科、班主任、科任教師的主體作用,以主題班會、家長會、學生干部會為主要形式,以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為主要內容,認真組織督促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學生禮儀規范細則》,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養成教育。

  加強德育科學研究,構建學校人文德育,明確全員育人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加強校風、教風、學風、校訓建設。定期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組織參觀學習,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開展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

  強基礎

  增強教育教學的創新力

  持續推進項目高質量建設,成功申報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與管理、汽車制造與檢測等3個優質專業和隆職·遠陸重慶市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重慶市制造業設計培訓基地、隆職京東電商產業學院等項目8個,市級項目申報成功率100%。2022年,該校以全市排名第五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重慶市高質量學校建設項目驗收。

  持續推進師資隊伍能力建設,承辦第三次民族教育論壇,來自全國132所職業院校的200余位職教同仁線上參加了會議,深入研討“融合式”民族教育模式。持續開展與專家牽手師培工程,邀請張渝鴻、林克松、周劼等市內外專家講座4場。教師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1個,重慶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個,三等獎3個;重慶市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優質課競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兩個教學團隊參加國家新職業標準開發;屈育霞老師作為全國職業院校教師代表之一,受教育部邀請于2022年7月到北京教育部參與錄制《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欄目,授課視頻存放在智慧職教平臺,供全國職業院校思政課教師學習。

  持續推進教科研能力建設,成功結題國家級課題1個、市級規劃課題2個、區級小課題5個,新申報市級以上課題6個,其中已立項國家級課題4個,市級規劃課題1個、市級學會課題2個、市評估院評價課題1個,立項重慶市教委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2022年度試點項目1個,2022年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項目1個、一般項目2個。教師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和普通期刊論文53篇。

  建堡壘

  增強育人成效的保障力

  育人成果再造新成就。創新實踐的“融合式”培養模式被評為重慶市教育發展報告典型案例一等獎、重慶市民族教育優秀教學成果、重慶市政府教學成果特等獎;“管煉潤協同”育人模式入選全國16個職業院校管理育人典型案例,并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風學風建設線上視頻推進會上推廣學習。被重慶市教委評為2022年重慶市職業教育特色育人典型學校、被中華職業教育社評為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

  師生技能大賽再創新突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實現一等獎零的突破,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在重慶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5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10個。

  學生綜合素質再上新臺階。組織學生參加重慶市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操比賽獲得中職組二等獎,參加全市“文明風采”主題活動獲得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參加重慶市“5·20營養健康小達人”視頻評選活動獲得二等獎,參加南川區“5·20營養健康小達人”視頻評選活動獲一等獎,師生參加南川區“第二十屆中小學生才藝大賽”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

  出實招

  增強服務經濟的驅動力

  增強服務南川產業發展廣度,重點打造工業機器人、模具制造技術、養老護理等急需專業,輸出技術技能人才1785人,就業率達100%。

  增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修訂、完善與京東電商、隆職遠陸汽修、隆職柏曼酒店等3個合作協議、建立了3個學校駐企工作站和企業教師駐校工作站,派駐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入企參與企業管理,建立“雙導師”團隊,推進校企合作和教育有關工作,開展校企合作成效年度評估。

  增強社會開展技能培訓力度,充分協調和整合各方資源,完成年度培訓10389人次;承接校外社會職業技能鑒定三次,鑒定142人。

  謀發展

  增強示范輻射的影響力

  注重對外合作建設,推進區域間教育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打造跨區域教育合作典范。做好青海省玉樹州藏族學生線上線下教學,支持民族地區人才培養,攜手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共同發展。加強渝東南片區職業教育聯誼,發揮重慶市公共實訓基地平臺、校企合作示范校項目合作優勢。召開金佛山職教集團2022年度年會,成功立項重慶市制造業設計培訓基地、重慶市2022年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單位等5個項目。圍繞高水平、專業化,創新實訓運營模式,推動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前校后廠辦學格局得到進一步鞏固。

  求長效

  增強和諧發展的持續力

  加大安全保障力度,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做到人員進出嚴格把關,學校24小時值班,課外活動有樓層巡視,網格管理責任到人,每月對學校的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學校安全知識宣傳長期堅持,每周放學前進行安全教育提醒。加強與校外力量的合作,基本形成學校安全管理上的“內外合力管理模式”,確保學校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校園平安穩定。

  做好職工福利保障,組織開展教職工籃球賽、田徑運動會,提高干事創業凝聚力和創造力。

  (本版稿件由記者劉曉娟采寫,圖片除署名外由隆化職中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