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委書寫教育現代化新答卷
——區教委2022年亮點工作回眸

青春活力的北師大南川附校學生。

馬嘴實驗學校開展就餐禮儀展示活動。

九鼎山小學新生入學禮之入啟智門。

木涼鎮中心校開設航模課,豐富學生文化生活。

北師大南川附校開展交通安全主題活動。

沿塘小學學生進行“溺水體驗”。

南川中學學生在體驗皮蛋制作。

隆化三小百人書法現場展示活動。

水江中學舉行入團儀式。
2022年,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落地,南川人民高校夢圓夢成真;
2022年,獲市政府教育成果獎2項、三等獎3項,在全國、全市作經驗交流6次;
2022年,我區學生獲得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一等獎,入選國家集訓隊……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2022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圍繞助力南川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建設、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堅持改革抓質量、惠民抓公平、育才抓特色,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教育事業發展亮點紛呈,輻射影響力持續增強,書寫了教育現代化新答卷。
這一年,落地高等院校開創了教育新局
2022年11月4日,我區與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南川校區項目建設協議,70萬南川人民的高校夢圓夢成真。
為加快推進高校集群園區建設,推動高校落地,區委、區政府統籌謀劃、高位推進,我區成功引進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川校區建設項目,該項目占地1036畝,辦學規模12000人,是目前重慶市區縣招引大學條件最優、成本最低、含金量最高、產業契合度最強的項目之一。該項目簽約落地,標志著我區高等教育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
8月,南川隆化職業中學校學生李洋、夏浩然團隊在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奪得中職組“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全國一等獎,實現南川學子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零”的突破。
令人欣喜的成績,得益于南川區奮起“職”追,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我區圍繞南川新定位發展需求,動態調整隆化職中專業結構,全力打造重慶市A類“雙優”中職學校,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73個,引企入校形成前校后廠產教融合新局面,聯動高校建設促進中高職協同發展,并深化社區教育,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力度,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鄉村振興。
這一年,發力質量提升凸顯了教育溫度
2022年,區教委堅持改革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質量提升上持續發力,全面建設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區。
有序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新成立“黨建+”等6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坊(室),增加骨干力量,增強帶動引領。
深化課改實驗示范區建設,啟動新形勢下農村小規模學校融合發展,持續推動20余個教育集團聯動共建。
初步實現“四有八為”德育一體化、藝體兩大活動全員化、勞動教育多樣化、心理健康專業化、法治教育聯動化。取得市政府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三等獎3項;基礎教育、德育、課程改革分別在全國、全市作經驗交流。
學生1000余人次獲全國、全市各類獎項,首次獲得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獲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2名中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
這一年,攻堅兩個創建厚植了教育本底
2022年,區教委積極推進“兩個創建”,促進教育公平優質發展。
對照“兩個創建”指標體系和底線要求,大力推進城區及中心集鎮中小學改擴建,穩步實施“大班額”“大校額”化解、教學儀器設備購置、音美專用教室建設、骨干教師培養、藝體專任教師招聘等專項工作。
新增碧桂園翡翠藍山配套公辦幼兒園,道南小學、南川一中、南川三中、水江鎮中心校等改擴建工程完成全年投資4100萬元目標,“薄改”提升項目投資1300余萬元,完成20余所學校教育裝備提檔升級和“三個課堂”建設。
公開招聘教師200余人,交流教師431人,培訓教師7000余人次,逐步滿足優質均衡發展需求。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8%、普惠率89%、公辦在園幼兒占比55%,義務教育鞏固率97.89%,教師交流占比達24.8%,均高于市級要求。
這一年,走深“雙減”落實增進了教育普惠
2022年,“雙減”進入新的階段,區教委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堅持校內校外同向發力,走深“雙減”落實增進公益普惠。
對標出臺減負提質實施辦法、作業管理十六條等,全覆蓋實施“5+2”“1+1”課后延時服務,作業時間控制達標100%,課后服務師生參與率達97%以上。
建立完善校外培訓監管體系和治理機制,成立校外培訓監督管理辦公室、行政執法隊伍和監管員隊伍,納入資金監管平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58所,存入風險儲備金、培訓費750萬元,開展全覆蓋專項督查行動20次。
2022年,“雙減”經驗兩次在全市會議交流,校外培訓管理經驗入選教育部“雙減”改革快報,“‘七評兩展一督導’促課后服務滿意度提升”被市教委推薦到教育部。
這一年,統籌發展安全增強了教育保障
2022年,區教委多措并舉,統籌民生安全增強保障能力。
持續完善教育投入機制,全年教育支出117348萬元,增長2.2%。
開展鄉村振興“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走訪脫貧家庭7632戶次、學生7762人次,控輟保學常態清零,無新增輟學失學;建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20余個,對99名重度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8.29%。
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適齡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00%就近入學。全學段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實施各類教育資助4.03萬人次、資金4017萬元,營養改善補助1400萬元、3.8萬人次。
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精準高效處置校園涉疫風險,學校線下教學有序恢復。穩妥有序組織國家教育考試11項、2.6萬人次,實現“平安考試”“健康考試”。
聚焦意識形態、防溺水、反詐、禁毒、信訪穩定等校園安全重點任務,定期研判、調度、部署,穩妥化解信訪事項,堅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2023踔厲奮發,書寫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答卷
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歷史重任,2023年,區委教育工委、區教委將繼續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其中的核心要義,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奮斗實踐,用過硬的擔當扛起南川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新期盼,用扎實的成效托舉南川人民對教育的滿滿獲得感,用堅定的信心為現代化國家建設作出南川教育應有貢獻。
圍繞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答卷”,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堅定不移瞄準教育質量提升目標,落地落實“雙減”,攻堅決戰“雙創”,突出抓黨建、重改革、育人才,堅持和完善具有南川特色的全面發展育人體系、教師發展體系,努力推動教育民生實事取得新成果,全力推動南川教育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本版稿件由記者劉曉娟采寫,圖片由區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