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信賴的“貼心人”
——記區人大代表楊曉琴

楊曉琴在人行家屬院了解老舊小區改造后的居民生活情況。 記者 聶靈靈 攝
■ 記者 聶靈靈
“楊書記,我有問題向你反映。”
“什么問題?我能幫你解決的,馬上就辦!”
2月1日,南城街道南園路社區黨委書記楊曉琴剛走到人行家屬院,居民就上前拉著她的手,向她說起生活中的“煩惱”。
居民的“煩惱”得從老舊小區的改造說起。人行家屬院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時間推移,小區供水設施落后、道路狹窄、花壇更是臟亂差,楊曉琴在日常走訪中發現,小區居民對于這樣的居住環境早就怨聲載道,希望小區環境能得到改善。
“經過走訪了解,人行家屬院居住的多數為老年人,除了環境落后,各樓棟還沒電梯,屬于樓梯房,老人們上下樓比較困難。”楊曉琴說。基于這樣的情況,楊曉琴在代表建議中,重點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希望生活在老舊小區的居民也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隨后,人行家屬院供水管網、道路、停車位、花園等基本設施得到改造,于2022年改造完成投入使用。當天,記者在人行家屬院看到,4部電梯在樓棟前有序運行,花園改小后留出了汽車進出車道、停車位,原本雜亂的花園經過規劃后栽上了花草,整個小區不僅干凈整潔,還設置了垃圾分類投放點。“這里的改變是楊書記為我們爭取來的,特別感謝她。”居民楊軍說。
對于居民的感謝,楊曉琴卻認為,作為社區書記、人大代表,就應該為群眾著想,對群眾負責,為群眾辦好關乎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讓群眾安心、放心。
“楊書記,你看這個梯坎,過上過下的容易把人絆倒,有安全隱患。”居民將楊曉琴帶到現場反映道。楊曉琴在現場了解到,花壇、活動中心等多處與道路連接處都有高約5厘米的路沿,老年人在過往中容易被絆倒。她當即與小區改造時的施工方聯系,要求他們將路沿處理得人性化一些,減少居民擔憂。
像這樣的事情在楊曉琴的工作中并不少見。她經常深入基層走訪居民,用自己的真心真情,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宗旨。不管社區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都抽出時間耐心地聽取居民反映的各種問題,認真做好記錄。
在同事心中,她是雷厲風行的“鐵娘子”;在群眾心中,她是辦事牢靠的“貼心人”;而在她眼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工作人員,她要做的就是為人民群眾代言,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努力讓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