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最大同心圓 凝聚最大正能量
——區政協2022年工作回眸(下)
心之所向,人之所往。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回望過去一年,區政協堅持凝有方向、聚有目標,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相結合,多舉措、寬領域、全方位推進大團結大聯合,著力做好凝心聚力這篇大文章,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最廣泛匯聚起服務大局、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強化合作共事
畫好“同心圓”
同心聚力顯身手,聯合發力譜新篇。一直以來,區政協在團結聯誼上成果頗多,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新一屆區政協委員年齡結構、學歷層次和專業化結構明顯優化,并將參與調研視察、提案撰寫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等情況納入年度考核,為政協高質量履職打下堅實基礎。
發揮基層政協統戰優勢。2022年,區政協認真貫徹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推進政治共同體建設,與全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有關人民團體一道,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二十大精神、時事政策等,樹牢正確的政治觀和大局觀,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統一思想和步調。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大力支持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在政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全年安排議政發言120余人(次),收到提案167件、社情民意91篇,為全區改革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認真做好黨外代表人士工作,任命7名黨外委員擔任專委會兼職副主任,加強與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聯系溝通,主動邀請他們參加政協學習培訓、專題調研、專題協商等活動,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團結合作局面。
強化聯系聯誼
擴大“朋友圈”
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切實發揮好政協聯系廣泛、人才薈萃優勢,在奮力譜寫南川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中彰顯政協新作為、展示政協新形象。
一年來,區政協積極加強與社會各領域、各階層、各方面的聯絡聯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服務南川發展。主動爭取支持。積極參與市政協科技創新平臺打造、新能源產業培育、民營經濟發展、茶產業發展等專題調研活動,結合南川所需,提出的相關建議意見得到充分采納。市政協全會期間,在南市政協委員提交提案21件,利用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等大力鼓與呼,受到市級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推動解決了一批事關南川發展的問題。全年與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縣市區政協開展學習交流30余次,共同攜手助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強各界聯動。通過舉辦“永遠跟黨走”主題書畫展、“共畫同心圓”委員籃球賽,開展委員走進區公安局、區法院等活動,引導各界委員在互動中擴大共識,在聯誼中增進團結。
強化信息宣傳
發出“好聲音”
過去一年,區政協始終把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作為凝聚智慧、凝聚共識、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徑,使“小信息”釋放出“大能量”。
著力完善工作機制,建強特邀隊伍,引導委員發揮渠道暢通優勢,積極反映事關改革發展和民生事業的普遍性、關鍵性、典型性問題。拓展信息收集渠道,開展“大走訪、大家談、大收集”活動,全年共收到疫情防控、雙穩工作、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環境保護、均衡教育、安全穩定、醫療健康、清潔能源等工作線索188條,經反復篩選、深入調研,編報社情民意102篇。其中獲全國政協采用1篇、市領導批示2篇、市政協采用25篇,采用率和成果轉化率創歷史新高,考核成績位居全市前列。
同時,區政協認真落實全國政協、市政協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政協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致力加強理論引領力,圍繞人民政協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等主題,組織撰寫《錨定正確方向 凝聚奮進力量》等8篇理論文章在全國政協和市政協報刊發表,《聚焦黨政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研究》獲評市政協重點理研成果。致力講好政協新故事,在國家和市級以上主流媒體推出宣傳稿件400余篇次,被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等轉載600余篇次,“渝事好商量”協商、“委員攜手”行動、委員到村掛任名譽村主任等特色亮點工作被《人民政協報》深度報道,30多名委員履職事跡被《重慶政協報》專題報道,《為東街聚人氣添活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助企紓困服務發展中顯擔當》等多篇稿件獲評市政協好新聞。致力持續奏響好聲音,全年編輯出版《南川政協》《政協動態》16期,借助《南川日報》和南川電視臺,多角度多形式報道政協履職動態、協商實踐和議政成果,進一步擴大了政協工作的知名度、影響力,增強了凝聚力。
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區政協將保持奮進者姿態、激發創造性張力,以守正創新精神不斷推進政協履職能力建設,在不斷凝聚發展共識、匯聚奮進力量的路上砥礪奮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