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發布時間:2023-02-03 09:11:54 來源:
新聞摘要: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記區人大代表袁軍

  

33333333

 

  袁軍走進社區院壩,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民聲民意。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鄧的

  在社區的背街小巷、小區樓院,有這樣一位基層人大代表。黝黑的臉洋溢睿智,中等而壯實的身材透出堅毅,從他的談吐之中更可以看到他的親和,從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他對工作的認真與執著。他就是東城街道皂桷井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區人大代表——袁軍。

  “我承認非機動車確實便于出行,但是老城區道路普遍狹窄,亂停亂放很容易堵塞交通。”這是在收集民情民意時,居民鄭亞娟向袁軍提出的苦惱。

  為此,袁軍走到背街小巷調研視察非機動車出行情況、認真收集非機動車相關管理要求、多次聽取收集選民的意見建議,他發現城區現有各類停車位難以滿足群眾需求。

  通過走訪調研、召開民情懇談會、收集整理資料,袁軍先后提出《關于開展整治無證無號牌電動車輛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的建議》《關于整治非物管小區背街小巷車輛亂停亂放的建議》《關于城區主干道增設非機動專用車道的建議》,得到區公安局、住房城鄉建委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如今花山公園地下停車場、書院中學地下停車場、東街地下停車場已建成投用,城市非機動車道正逐步完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正逐步規范,電動車、摩托車專項整治行動正逐步開展,城區交通、停車難問題得到緩解,越來越順暢。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袁軍創新開展黃淦村互助小家素質能力提升活動15場次,村民素質得到提升;針對社區老舊小區車輛亂停亂放、矛盾糾紛多、臟亂差現象嚴重、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他召集社區兩委班子多次調研,多次走到居民樓院召開院壩會收集民情民意,成立小區自治小組、樓棟黨小組、睦鄰黨支部,包包散、睦鄰阿姨等11支黨群志愿服務隊,開展非物管小區居民自治,形成了鄰里相助、鄰里守望、遠親不如近鄰的良好氛圍。結合“三事分流”市級示范試點工作開展,成功解決居民疑難事、揪心事70余件次;打造了南平煤礦家屬院非物管小區睦鄰文明樓棟區級示范點,形成了黨建引領樣板,全年共接待觀摩人數500余人次。通過睦鄰文明樓棟的示范打造,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得到增強。

  視察、創新,是袁軍提好建議的兩把鑰匙。作為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訪調研中,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專業物業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維修養護難、日常管理難,車輛亂停亂放、矛盾糾紛多、臟亂差現象嚴重,不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于是他提出了《關于老舊小區改造與管理的建議》,建議得到相關部門認可,并將實施。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