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①:1月30日,務工者有序乘坐返崗專車。記者 甘昊旻 攝

圖②:1月30日,務工者通過鏡頭與親友告別。記者 甘昊旻 攝

圖③:1月30日,返崗專車駛出車站。記者 甘昊旻 攝
■ 見習記者 易浩然
1月30日,在客運西站,明媚的陽光透過車窗映在務工者的臉上,60名外出務工者背著行囊踏上了返崗的旅程。
為了幫助務工者安全有序外出,區人力社保局組織了60名外出務工者,從南川到廣州,提供點對點的包車服務,讓這些外出務工者感受到來自家鄉的溫暖。
在這些務工者中,“90后”唐益今年24歲,從隆化職中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便來到了東莞一家科技公司,從事手機攝像頭的檢驗工作。談到自己的工作,唐益相當滿意:“能夠發揮我的技術優勢,感覺特別棒,而且工作不是很累,廠里的環境還可以,下了班后可以和同事一起去喝茶、打籃球,薪資方面一個月能拿到六七千元。”
同樣作為技術工的還有韋權兵,從最基礎的體力活,到現在熟練操作智能設備,這十多年的外出務工經歷讓他感慨不已:“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我們都用科技來生產了,希望大家出門還是多學點技能,用自己的技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城鄉就業統籌科科長鄭永梅介紹,以往的返崗大巴車上大多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員,而今年的大巴車上有三分之二的都是像唐益、韋權兵這樣的技術工。他們主要是到廣州、東莞、中山等地,有的在傳媒公司拍攝短視頻,有的在科技公司操作大型智能設備,有的在動漫公司做人物設計……
在將外出務工者送上車后,現場工作人員來到了大巴車上,對他們說:“出去多學點技能,南川發展需要你們。”
中午12點,客運西站的出站口駛出了兩輛返崗務工的大巴車。車上的人們微笑著朝送行的親朋好友揮手道別,暖暖的冬日陽光灑在他們前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