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
新的一年,給人很多希冀,會有新的想法:設定新的奮斗目標,開始一段新的感情,認識更多的朋友,在工作上開啟新的賽道,等等。喜新厭舊,或許是一種常情,讓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的美好。但對于普通人而言,絕大多數(shù)美好并不是那些新奇的東西,而是稀松平常、日復一日、做也做不完的“手邊的事”。這些手邊的事,有時會令人失望、遺憾,甚至生出鈍感來,并叫人感嘆生活的無意義。但越往后走,會慢慢地體會到,這些手邊的事帶來的恰恰是幸福的味道。
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手邊的事。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心理構建的十分重要階段,溫暖、開心、充滿愛是最該有的。到了青少年,該學習的時候,就該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長大成人了,既要繼續(xù)成長,亦要學會擔當,在做好手邊的事中去承擔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
對自己手邊的事,有的人很清楚,有的人卻未必明白。于是乎,有人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輕重緩急,心知肚明,舉重若輕;而有的人,則把生活過成了一團亂麻,四下碰壁,混沌無知,黯淡無光。
對手邊的事的態(tài)度,猶如滴水映月,很容易窺見一個人的心理和未來狀態(tài)。對手邊的事,以抱怨之心待之,那些手邊的事會回之以糟糕的結果;如果以一顆平常心待之,那些手邊的事會讓他的生活安然、平和;若以飽滿的熱情待之,那些手邊的事總會回饋他以喜悅、安康。
做好手邊的事,不是生活的沉淪,恰是對理想的堅守;不是怯懦,恰是一種勇敢。在不確定的世俗與時勢里面,可以確定的是手邊的事:是現(xiàn)有的工作,是一日三餐的安頓,是親人的寬慰……它的背后,恰恰是我們共同追求的幸福。做好手邊的事,需要放棄很多不切實際的念想,甚至要對視他人的世俗眼光。這是一場勇敢的抉擇,不驚天地泣鬼神,卻是生命中最可貴的倔強。
做好手邊的事,夯實生活的基礎,獲得了第一桶金或成熟的經(jīng)驗與閱歷,為下一次的出發(fā)積蓄能量。同時,你會發(fā)現(xiàn),做好手邊的事,其實是一種進步。看似平淡的手邊的事,恰是一個人進步的階梯,會讓人在悄然間進步到了自己都為之驚嘆的位置,甚至順其自然地步入一個全新的賽道。
做好手邊的事,還是一種傳承。母親的一生,總是埋首于做好手邊的事。年輕時,她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雞,順帶著養(yǎng)娃。等到老了,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已在生活中將勤勞、堅持、平常心的品格悄然地傳承給了下一代。
做好手邊的事,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做得越扎實,成長得越快,陽光與美好與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