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年畫過大年
發布時間:2023-01-21 09:36:52 來源:
新聞摘要:

  

  董國賓

  過大年,年畫是少不了的。它就像年的眼睛,亮晶晶地映出了年味兒。尤其在祖祖輩輩世俗的傳統里,年畫與爆竹、春聯樣樣不能少。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買年畫就是把隆重的年請到家里來。

  九歲,我識了幾個字后,買年畫的任務就歸我了。開初,父親置辦年貨時,順便從集市上買來年畫張貼家中。在那個對中國年充滿無限向往的小小年紀,剛上學的我理直氣壯地將父親買年畫的權力給搶奪了。父親的臉笑成了花瓣,一番叮囑之后,我快活得像一匹小馬駒,轉頭融入了趕年集的人流之中。

  在那個衣食和民風簡單淳樸的年代,莊戶人家的房屋多為土墻,也不粉白,陰暗而窄小。在粗糙的土墻上開一個方形的洞,隨意地安上一個木格框,就成了窗戶。冬天為了抵御風寒,將透風的窗戶塞上一把稻草。莊戶人安靜地過著這樣簡樸的時光和生活,可每到過大年,家家戶戶就歡騰了,仿佛吉祥罩在了年的頭上。趕年集是鄉下人豐饒的熱鬧年景,是冬天的冰寒與心中暖流激烈的交融。我穿一身破舊的棉襖棉褲,腳蹬一雙不跟腳的棉鞋,嘴里“噗噗”地呼著熱氣,腦子里別無他想,只記念著把紅紅的年畫買回家,給年增添一份安詳。

  年畫攤前人頭攢動,各式各樣的年畫一攤一攤擺在地上,也有的掛在攤主潦潦草草豎起的布幔上。我擠在人群里,年畫種類多得晃眼,各式各樣的多得數不過來。畫面中有壽桃花卉的,有麒麟鳳凰的,有鯉魚元寶的。有山水鳥魚、松竹梅蘭圖案的,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戲劇照片、民俗生活類的,還有《紅樓夢》《水滸傳》故事的年畫。其實這些我還未懂,小小年紀更說不出個究竟來,只覺得紅紅花花的年畫里,藏著父親的年,母親的年,還有我的年。不知深淺的我,從衣兜慢吞吞地掏出父親給我買年畫的零錢,果斷地買了一幅一個大胖小子抱著一個大紅鯉魚的年畫。回到家里,父親看到自信地說:“這預示著咱農家的日子,一年會比一年好嘍。”

  此后的年關,我會和同玩的小朋友一同逛年集、買年畫。我買過歷史典故年畫,還買過神話傳說年畫,幾乎各種各樣的都買到了家里來。每每買回一種年畫,我會翻閱書籍,去讀里面的文化內涵,不懂的自然會向大人請教。有時候鉆進大人懷里,津津有味地聽解說,去遐想。在早期的思想維度里,從貼在土墻上的一張張年畫中,我聞到了濃郁的年味兒,漸漸覺得中國人的年,是大海,是高山,是讀不盡的一本巨著。等我真切看到紅紅的中國年,是從古老的歷史文明中跳出來的時候,我長大了。

  隆重的中國年,又“咚咚咚”地大步朝我們走過來。想起當年買年畫,我又一次看到,中國人的每一個年俗,都是一份穿越歷史的厚重,是一份金貴!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