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種植搭上智能快車
今年我區新建藍莓標準園2500畝
南川網訊(記者 黎明)12月6日,記者走進大觀鎮藍莓標準化基地,只見水肥一體化系統正在運行。
“這套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可控制上千畝藍莓。”管理人員金波說,該系統通過探頭可以實時監測影響藍莓的生長因素,并將它反饋回控制器里,控制器便可以隨時調整進肥量,實現精準施肥。
今年,我區在大觀鎮、河圖鎮、木涼鎮、南平鎮、興隆鎮藍莓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新建藍莓標準園2500畝,推進藍莓全產業鏈建設。
“智慧”藍莓基地展現代農業風采
據介紹,藍莓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智慧管理。除了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基地還有無人機植保技術,農業氣象站、遠程監控等。
智慧農業系統有如下幾個板塊:通過計劃排產,設置從種苗培育到種植到生產整個周期所有的短期生產計劃。通過農產品溯源,更真實透明的展示從種植到產出的全過程。通過物聯網,管理員可以更真實的掌握基地所有的工作情況。通過農事記錄,基于農業氣象站、土壤傳感器、攝像頭等設施設備,可以實時監測基地所有的環境情況。通過以上板塊的“加持”,可以實現從種到收的全過程規范化的管理。
據介紹,除了擴大種植規模,我區還打造標準化苗木組培科研基地,藍莓標準化基地是集種苗繁育、基地種植、采摘銷售、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景區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旅融合示范基地。
科學種植讓藍莓“早生貴子”
“修剪是種植藍莓的重要一環,它能幫助藍莓快速進入盛果期。”在大觀鎮龍川村藍莓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技術人員羅永剛和10多名村民正在給藍莓修枝。
“修枝可是個細活,一天人均只能修剪一兩畝。”羅永剛一邊為藍莓樹修剪枝葉一邊說,一般的土壤透氣性、透水性差,種出來的藍莓大小、口感、產量參差不齊。基地共有6個早中晚熟藍莓優質品種,采用全基質缽栽方式種植,按照有機食品種植規范進行管護。
他說,現在管護的這片是今年種植的大株藍莓,因為種植科學、管理合理,藍莓生長迅速,有些已經具備產果的基礎。有些藍莓苗還開花了,修枝就是把今年秋天要開的花調整到明年春天,保證藍莓樹苗的營養,這樣品質才有保證。
據介紹,該基地藍莓明年陸續進入豐產期,達產后年產量可達75萬公斤,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同時,基地常年吸納300余人務工就業,同時通過配股分紅、單元承包管護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經濟收入。
標準化藍莓基地成靚麗風景
走進河圖鎮中圖村藍莓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缽缽種在營養基質中的藍莓綠油油地橫成行、縱成列地種植在田間,引人注目。截至目前,河圖鎮已經建成藍莓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700畝,基地配套噴灌、滴灌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種植基地。
中圖村地處丘陵山區,山多地少,難以發展大規模種植業。今年,這里實施了丘陵宜機化地塊整理,讓田地變成了優質田,為藍莓標準化基地建設打下基礎。
發展藍莓,也為鄉村旅游帶來新思路。河圖鎮計劃以藍莓為旅游背景,帶動周邊旅游度假村、農家樂等,實現種植業與鄉村旅游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目前,我區正加快推進在河圖鎮、大觀鎮、興隆鎮、木涼鎮布局的標準化藍莓基地建設,集中發展優勢品種藍莓種植。持續推進藍莓育苗基地發展,加強組培育苗,在大觀鎮、興隆鎮、木涼鎮、南平鎮建設種苗繁育基地。
根據“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我區藍莓標準化種植面積將達到3萬畝,建成全市最大的藍莓標準化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