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鎮:共同戰疫的“凡人微光”
發布時間:2022-11-29 09:14:14 來源:
新聞摘要:

  

 

  ■ 記者 黎明

  連日來,水江鎮黨員、醫務人員、社區居民紛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涌現了輕傷不下火線的“大白”,共同戰疫的“母女兵”,“心連心”志愿者服務隊,共同戰斗在抗疫一線。

  拄拐杖的“大白”

  11月24日,水江鎮勞動社區,一位“大白”拄拐杖來到核酸采樣點,為小區居民進行核酸采樣。

  這位“大白”名叫鄭杰,32歲,是水江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的一名醫生。今年8月,鄭杰在下班途中不慎摔倒,導致左腳趾骨骨折。受傷之后,他依然堅守在水江鎮的疫情防控工作崗位上。

  11月5日,水江鎮開展擴面核酸檢測,面對全覆蓋、大規模的擴面核酸檢測,任務重,人員缺。

  “組長,我要參加核酸采樣工作。”鄭杰私信組長,主動請戰,要求到一線開展核酸采集工作。

  “要不得,你的腳傷沒好,要好好休息。”組長說。

  “沒事,我拄拐杖。”在鄭杰的軟磨硬泡下,組長終于同意讓她參加核酸采樣工作。

  “穿脫防護服時會碰到傷處,是鉆心的痛,但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從11月5日以來,鄭杰不顧身上的傷痛和不便,加入了一線的核酸采樣隊伍,在抗疫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上陣“母女兵”

  11月23日一大早,在水江鎮大燕社區,一對母女吃完早飯后,雙雙奔赴疫情防控一線。母親朱永琴在社區開展“敲門行動”,女兒劉雅倩則要在高速公路下道口開展核酸采樣工作。

  今年28歲的劉雅倩是一家公司的職工,也是一名黨員。

  “作為大燕社區黨總支書記,媽媽已經進入‘老年幫’,但她一直沖在前面。看著她忙碌疲憊的身影,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劉雅倩說,實在不忍心讓母親一個人去“戰斗”,在家休假的她最初只是想單純幫忙,后來就積極加入到大燕社區的“青燕”志愿者服務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1月5日擴面核酸檢測開始后,因大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量大,人手緊張,劉雅倩參加了抗疫工作。她說,能和媽媽一起共同抗疫、共同守護、共同陪伴,也是一種幸福。

  “敲門”行動暖人心

  43歲的陳云賢自11月5日以來,一直堅守在水江鎮抗疫一線,開展常規的疫情排查、采樣點秩序維持、老年人登記掃碼、界牌卡點值班值守。

  每次村里開展核酸采樣,她總是耐心地提醒村民們戴好口罩、保持距離,并熱心幫助高齡老人申領“渝康碼”。

  11月23日,大龍社區一支由轄區內商戶和群眾自發組建的17人的“心連心”志愿者服務隊,協助轄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陳云賢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即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在大龍社區黨委統籌協調安排下,陳云賢和服務隊其他隊員針對轄區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短缺的問題,組建起居家隔離人員外賣團,開展“敲門”行動,敲門送所需,劃片建群、群內下單、接單購買、外賣到家,讓居家隔離人員隔離不隔心。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