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推進文化自強自信
發布時間:2022-11-08 09:02:04 來源:
新聞摘要:

  矢志不渝推進文化自強自信

  ——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本報訊(見習記者 鄭思雨 易浩然)連日來,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大家表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文化擔當,在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區委宣傳部:

  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持續推進宣傳文化工作求實見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進行了單獨闡述,對新時代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唐利春表示,立足新時代,將從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樹立重任在肩的使命意識,涵養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持之以恒在“深學、細悟、廣宣、篤行”上下功夫、求實效,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向縱深推進。

  堅持以文鑄魂,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作用,實施志愿服務“戶”連網,圍繞群眾需求,整合志愿服務資源,開展“百講進百村——六講”、文藝進基層等文明實踐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堅持以文化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力創作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藝精品。堅持以文惠民,持續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百鄉千村”示范工程,做大“書香南川”全民閱讀品牌,加強傳統文化挖掘保護利用,保護修繕一批文物,實施非遺進校園、非遺傳承人培養計劃,壯大文化產業,推動融合發展,讓文物“亮”出來、資源 “活”起來、文化“傳”下來、百姓“富”起來。

  區文化旅游委: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正確路徑。我們要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目標、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以及中國立場和時代要求,不斷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區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曾祥友表示,區文化旅游委將不斷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南川力量。

  培育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深入挖掘金佛山“雪”“佛”文化底蘊,提升“南川好禮”“金山五絕”文創產品,以文旅融合促進業態升級。涵養城市文化氣質,以解放文化為東街賦能,修繕升級劉鄧大軍宿營地舊址,打造尹子祠、金佛山書畫院為代表的文化體驗圈。發展文藝文博事業,全力推動龍巖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支持“三不加”“金山紅”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修繕保護、活化利用好張之選碉樓和正陽橋等文物,鼓勵創作一批文化文藝精品,整體提升南川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

  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以文為媒,以文揚史,引導群眾知史愛國知史愛家

  區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余道勇表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史志部門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南川黨史、地方史及解放文化、紅色文化的研究相結合,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和傳承,深入挖掘地情文化,講好南川故事,深化開展史志宣傳教育,推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帶頭認真學習、認真領會,學深一步、更進一層,把黨史研究與理論闡釋及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學習,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通過史志宣講、宣傳、研究,編纂出版地方黨史和地情文化圖書,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入了解我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進而知史愛國、知史愛家,不斷提升我區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助推我區社會經濟和精神文明再上新臺階。

  石溪鎮:

  以文筑基,以文促興,讓基層發展的“穩心針”更穩

  文化建設是基層發展的“穩心針”,石溪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李柯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進一步實現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石溪鎮將立足鎮域情況,部署區域文化建設,統籌做好全鎮文化建設工作。做好非遺板凳龍舞和“溪美”手工坊科普教育基地文章,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發揚壯大板凳龍舞,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隊伍,轉變傳統思維,把板凳龍舞推陳出新;不斷完善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打造文化交流平臺,助推鄉村文化事業發展。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