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學
稻香香四季,香到每個人的骨子里,實實在在,一點都不含糊、夸張。
民以食為天。水稻作為主食,走得最遠,食用地區最廣泛。春天里,在培育稻秧的苗床上,當青黃的禾苗在春寒里顫顫巍巍地冒出小腦袋,便沾染上了農人們無比驚喜的目光。每天一大早,沾滿露水的田埂上,站著各家的男主人。他們彎著腰,仔細地瞅著苗床上正在快速生長的稻秧,仿佛看到了一種生命的延續,那眼神,那為秧苗輕輕拔去雜草的動作,活像對待一個初生嬰兒一般小心翼翼。初春里的稻秧芽子,攜帶著浸泡過的谷種氣息,又夾雜著青澀的草香味,讓人踏實又熨帖。當長大的秧苗被一株株移植到稻田里,返青的它們脫胎換骨,重生的喜悅使它們青春蓬勃,濃郁的香草氣息每天都充盈在田間。滾動在細長葉柄上的露珠,也極易讓人想到那一粒粒飽滿晶瑩的米粒,香香的,雪白雪白的喜人。
盛夏里的稻花香,和著一片片蛙聲,久久遠遠地在田間散開來,無邊無際,成為大地上一種最豐富也最動人的底色。掛在稻穗上的稻花,小米粒兒一樣在微風中搖搖欲墜,很像閃動在夜空里的星星。這時候的稻穗,高高地昂起小腦袋,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孕育果實的自豪與辛苦。隨風而落的花瓣兒,歡實了在稻田里自由自在的魚兒。稻花香里依稀可聞的米飯香與稻花魚的味道,豐收在望,讓人無比期待。
金秋到,稻谷飄香,那是成熟的氣息。在“金風”中笑彎了腰的水稻,笑紅的臉,連同染紅的稻秧子在“金風”的拂動下,為天空增添了一抹艷霞。辛勞了半年的農人,從播種到施肥管理,不知道灑下了多少汗水。豐收在即,金燦燦的谷粒就似無數汗水的結晶,為了更好的生活,讓人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每當這時,人們不免又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只有風調雨順,才能豐收滿滿。
冬是收藏與儲存的季節。這時節的稻谷才是豐收的味道。糧倉滿滿,揚起一把飽滿的谷粒“嘩啦啦”唱起了歌兒。干透的稻谷是喜悅的味道,比干草味要厚實,比稻花味要香甜。在冬雨綿綿的日子里,一碗白花花的米飯,一鍋曬干后燉好的稻花魚,與稻花香息息相關的兩種食物一混合,簡直是完美的結合。食物的香甜原始而精致,能讓人在潮濕的冬天吃出火一樣的熱情,驅除身體里的寒涼,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讓人不舍忘卻。
日日,月月,年年,穿越四季的稻香,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并以無比虔誠的姿態,滋養著人類,生生不息,源遠流長。